英语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而英语的阅读水平,直接反映了学生能力的高低。同时,在中考中,阅读理解所占比重很大,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描述为: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多年来,我在教学当中领悟到: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就要努力让学生把阅读英语变成“悦”读英语。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对学生阅读英语兴趣激发得好、引导得好、开发得好,那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高,阅读英语的速度就快,理解文章的能力就强。在阅读时,我们要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电脑、流行音乐、足球等。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并要尽量保护学生最初阅读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成长规律,把保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作为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同时,我们要敢于和善于用表扬的手段。当学生阅读英语取得收获而津津乐道时,我们要不吝鼓励和表扬,使学生能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情绪上的兴奋。这种满足和兴奋又会产生一种追求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使学生阅读英语兴趣得以持久,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二、做好“悦”读前的基本功
1.注意词汇量的积累
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读懂文章,获取信息也就无从谈起。但词汇量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善于积累。词汇量越大,越有利于阅读。同样,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的多少也影响着阅读理解的提高。其中定语从句是阅读考试中涉及最多的一个语法点,阅读考试的特点是多个定语从句叠用,形成中英文的语序差异,不会定语从句的文字处理,阅读在时间上就不能保证,阅读速度也无从谈起。如:
例1:The lady who was standing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was his girlfriend.
这种句子定语从句较短,修饰部分前置即可,阅读速度一般不受影响。
例2:A person who is traveling, studying and working in a part of Nigeria where his own language is not widely spoken can still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in English.
这句话译成:一个人在尼日利亚某地旅游、学习和工作,他的语言虽不能广为使用,却能够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定语从句的英语考试方向不在语法,而在语序。当定语从句过长的时候,应把英语定语从句以中文复句形式作次序表达,如果眼睛看到的英语语序同时转换成中文语序,并在头脑中反映出来,阅读定语从句就成功了。
3.要注意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过程即是理解过程。它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在思想认识和感情上不同程度的沟通。猜词悟意仅是阅读的第一层次,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从字里行间去领悟作者的真正意图。为此,教师要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题材,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
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猜测词、短语的含义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我们可以通过猜词来解决。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些构词法,通过构词法猜测词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词缀,如: im-, un-, -er, -tion, -ful等,掌握其基本意义。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基本常识来猜词,如:The door was so low that he hit his head on the lintel.这句话的意思是:门太矮,碰了他的头。由此可推测lintel应是“门楣”之意。还要培养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故事发展或情节需要大胆推测生词之意义。
2.注意文章的标记
所谓文章标记,是指强调文章结构的宏观标记和强调文章具体内容的微观标记两大类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常常能自觉地、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点,并且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系统学习,这就是文章标记效应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良好体现。学生在快速阅读时应根据文章结构关键词,如first, second, then, in fact, in reason, because等,迅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抓住文章纲要。这样,解题时就能充分利用这一表征,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结构线索、段落分布、前后联系等信息。
3.学会略读
略读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的。在进行略读时,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思想和句子。略读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抓住段落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而每一个段落都是提纲的一个要点。只要抓住了提纲的要点,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意思,才能迅速地获取阅读信息。第二,抓主题句。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个段落中关键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段落的纲。
4.要学生带着问题去文中找答案
这一步的关键是每一道题都要回到文中找到出处,找到能够证明答案正确的部分,一定不能凭印象,靠经验。理解的程度对阅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细节之处,使学生弄清what, when, where, why, who, how等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以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一个词一个词的读,并伴有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这都是降低阅读速度的障碍。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要求把所读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读得时候不要一直盯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的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样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这样做也可以克服心译的做题方法。在阅读训练中,我们要规定学生的阅读速度,限制阅读时间,每篇阅读五到十分钟,不能太长。计时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精力,提高阅读效果。
总之,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想提高阅读能力,一是要有浓厚的兴趣,二是扎实的基本功,三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阅读能力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学生们才能从阅读变成“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