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激励其努力探讨语文知识点,只有不断调动学生获取新知的渴望,才能促进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成就感。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创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加强思维训练,最终达到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感悟,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学生作为主导给学生发挥和想像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主要结合以下教学经验,针对升华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阐述,从而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
虽然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发现教师仍然处于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初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自身的价值。随着学习结构不断复杂化,初中语文知识的内容逐步趋向于丰富化,因此语文教学内容的培养模式和目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不断地进行融会贯通,根据自身的思维来提出相应的见解,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使得语文学科无法发挥自身的魅力,也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难易程度和内容结构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感受文字传达的气息,加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疑难解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于理解不彻底的地方要敢于质疑。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表达对学习语文知识的感受,并且辅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通过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掌握并发表自身的意见,这样可以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自身的思维扩展。
2.注重课前不断导入,进行思维开发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课前导入状况,让很多学生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最终导致学生进入迷茫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文章导入,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的进行思考。例如,在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介绍过程中,教师在进入主题之前,要利用相关的教学设备进行课前导入,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苏州园林相关的美景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影像,加之相关的情景音乐,使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丽之处。当欣赏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客观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描述或是感情抒发。只有不断导入,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针对课本进行思维训练
在初中语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便是每篇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各种题材的文章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文艺性和常识性两类文章。例如对诗歌小说或散文等进行学习时,必须让他们的特点通过典型的事物进行反应,从而感染读者,这类文章含蓄性相对来讲较强,因此要将学生的情感全部带入文中,使学生跟随读者的真实意图进行转化,透过表层的事物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挖掘文章的内涵之后,可以分析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做到实事求是与灵活变通,不能体现教条主义。
4.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各种器官来训练学生思维从而达到目的。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用心进行倾听,不理解和思考的问题要努力做好笔记,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部分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想像,从而感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主要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景描述,这使得学生的发散能力得到充分的扩展。
5.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有效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利于开动自身的脑筋,通过不断的思考加强思维的锻炼,而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包含的各种经典之作,便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得到的结果。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观察季节的变化,从而与美国诗人狄金森所写的《秋景》来进行对比,找出其观察的视角是否与学生存在相同之处,若是两者存在差异之处,又表现在何种地方?只有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便是符合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初中语文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内容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与弊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终为学好语文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55.
[2]唐慧.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08-109.
[3]马涛.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14.
[4]单晓娟. 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探讨[J]. 亚太教育,2015,(30):39.
[5]张鑫,赵玉霞. 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 纳税,2017,(24):168-168;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