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实践应用。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满足新课改要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实施策略
前言
在国家提倡教育兴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以及全新教学模式落实到了学校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也是如此,教师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尝试运用合理高效率的方式去授课,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走进了初中数学课堂,这是一种学生之间彼此讨论学习的学习模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学习,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任务目标的达成。这一学习模式充分运用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以互助合作为学习动力,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的学习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提高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每个同学作为小组中的一员,都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彻底改变了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一言堂”模式。由于当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合作意识很差,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不足,而小组学习模式提供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时,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传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大多为老师一直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将太多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灌输给同学,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吸收这些知识。一些学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常常会出现厌学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而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有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响应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整体上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结合实际划分小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教师应提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了解,保证每组成员整体结构均衡,而组内成员异质。例如一组内可以既包含性格活泼,又包含性格内向的学生,既包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包含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等。尽量保证每组人数一致,在4 ~ 6 人左右,并要求组员自主选择自身职位,例如组长、记录员、副组长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长处,引发学生责任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履行自身职责。同时,要求学生设计本小组组名、口号等,以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内容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安排应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哪些内容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的从简单向复杂过渡,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由于其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组成,因此,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直线、线段、不同类型的角,随后加强难度,对教学知识进一步延伸,引导学生认识内错角、同位角等,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从中间带有两条对角线的不规则四边形中,找出左右的内错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其团结合作能力,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注重组内分工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主要单位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组内分工学习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分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成员之间的有效配合。例如,在学习完“实数”相关课程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一小组制作一份关于对“数”的总结的小报,要求各组长按照学生不同兴趣进行任务安排,将版面装饰任务分配给对绘画感兴趣的学生、将抄写任务分配给写字较好的学生、将资料收集任务分配给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前所未有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有效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解决同一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高度测量”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三角形测量方法有哪些?”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一些小组会运用金字塔阴影法,一些小组则会直接运用三角函数。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三角形测量工具有哪些?”一些学生会选择尺子、还有一些学生会运用相机照相。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对这些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优势和缺陷进行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拓展。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理解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提高了。虽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师生以及校方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定会与教学需求逐渐融合,从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妃远. 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35)
[2] 李明忠.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8)
[3] 杜雪. 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3)
[4] 李艳,王平. 拓展教学空间 完善教学方式——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