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辅导员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辅导员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作 者:邵 斌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子小学 233500)

摘   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如果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那么对于学校所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肯定也是很有意义的。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迫切需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从而有效的推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也就成为了广大小学数学辅导员所面临的一项重点课题。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工作经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引言
小学阶段不仅是人智力的发展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学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时期,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小学数学教育也迫切需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1],以此实现在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引领者,辅导员的重要意义也就得以凸显。对于辅导员而言,又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实现两项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了如下探究,以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温馨的课堂氛围
要取得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前提也就需要学生能够持有一种饱满的上课状态进行学习。只有保证了学生能够热情主动地参与,才能使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去积极的思考,由此也才能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相应的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吸收率也就会越高[2]。因此,对于广大数学辅导工作者而言,在工作实践中也就需要积极地去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温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来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信心,从而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有的年龄特点,也使其具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和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往往会持一种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和理解新知识。对于此,辅导员也就需要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多的采用一些能够博取学生们注意力的教学材料,有效的带动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实现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和激发,这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
如笔者在辅导学生们进行《圆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首先就通过提问营造出了一种“问题化”教学情境,“学生们,知道为什么车轮胎是圆的吗换成的方形的不可以吗?”这种问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也很容易的调动和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学习兴趣提升了,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也就会变得很简单,新的教学任务就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很轻易的完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而要保证这一点关键也就辅导员能够营造出一种学生们所乐意接受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
二、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一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课堂气氛的提升、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然而,一套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关键环节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保证学生都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具体到教学实践,也就需要教师采取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都能够拥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的学习特长和优势能够得以最为充分的发挥。如针对所提问的知识点进行一种分层次练习设计,设计出不同“星级”的问题。如笔者在辅导学生们进行“时钟认识”这一部分学习的过程中,就设计了这样的一种分层问题:三星级题目为: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一天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二星级题目为:要求学生会说、会写;一星级题目为: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说出整点时间与半点时间;针对不同星级的题目,学生们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自主选择,笔者的提问也是结合着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的;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了适当的表扬,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辅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辅导人员一定要从自身潜意识中消除男女性别与成绩优劣的偏见,要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爱意与宽容,这不仅对于数学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三、辅导过程中注重“合理负担”与“个别辅导”的相结合
如果留给学生的学业负担过程过重,那么将导致学生的大量时间都会用在做作业上,而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久会少之又少,因此,合理负担就显得尤为必要;此外,辅导教师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3]。比如在进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学习过程中,笔者特带领学生们对生活周围的一些事物进行了观察,判断哪些是用“厘米”做单位,而哪些又是以“米”做单位,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原因分析。对于这种贴切生活实际的探究式活动,也得到了学生们积极的响应,学生们也全身心的投入了其中。这一教学法的应用也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还要紧密的观察并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在笔者所执教班级的一名学生,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该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总是不注意听讲、与同学谈话,对此笔者就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通过谈话,让其深刻的认识到了上课期间的行为标准,并在辅导之后每天对其表现情况进行了监督,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学生不良表现得到有效的矫正,而且其学习成绩也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小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不仅是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与课堂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在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也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广大数学辅导教师和各学科教师而言,也就需要从创建和谐课堂、构建民主师生关系以及实施个别辅导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此实现在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使其能够收获一种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究[J]. 学周刊,2014,04:84.
[2]陈晓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科技信息,2014,08:196-196;206-206.
[3]林华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 教师,2015,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