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写出真情实感

写出真情实感

作 者:王润芳

  一、体验生活中的感受,积累写作中的素材
  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和写作过程都是对外部世界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会有写作的丰富素材。
  (一)社会现实生活的体验
  社会现实生活真切的体验可以深刻地了解客观事物,理解生活真谛,体会人间真情,培养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尊重客体、实现价值的科学发展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1.诚信待人,体验真情之可贵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对他人的情感淡漠。但如能换位思考,便会有真诚的感动。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们回到家后就想休息,可父母下班后还要为我们做饭、做家务。他们不想休息吗?父母省吃俭用,可从来都满足我们用钱的要求,此时的他们为何又如此慷慨呢?父母能容忍孩子的懒惰,可在学习方面却格外的苛刻,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此种种,如果人人都能从他人的角度多一点思考,多一些真诚,多一份爱心,那么,生活就会到处充满阳光。
2.用心观察,感受山川的灵性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苏东坡与客游于赤壁之下,体味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体察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感;朱自清踱步月色河塘,领略"光与影的和谐",获得精神的慰藉与灵魂的救赎。思考是永恒的时尚,感受是艺术的源泉,你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敞开自己的心扉,就会感受到泰山的古朴、黄河的雄壮、华山的险峻和长江的激越。所有的青山都告诉你什么是永久,所有的河流都诉说着什么是绵长,所有的颜色都有情感,所有的声音都在灵动。
  3.欣赏文明,感悟美丽与高尚
  首先要多读名著。阅读应是中学生体验人类文明精华的最经济、高效的方式。通过阅读,你就能感受到人类心灵的丰富,人类精神的伟大和人类品格的高尚。读时要有意识地揣摩一些精彩妙笔,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到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的时候,合适的词语和句式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其次得尽可能向生活汲取生动活泼、表现力强的词语。例如,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积累一些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又如,适当阅读一些新的报纸杂志,经常收听广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现状,还能接触到一些新词语,既能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又能丰富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节目给你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栏目给你不同的体验,而那些见闻、那些体验便是你享用不尽的写作素材。
  此外,还可适当背诵一些古诗文佳句、名言警句和精彩语段、短篇佳作等语言材料。这不但可以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还可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在作文时如能适当引用,也能给文章增色不少。
  (二)课堂学习中的体验
  课堂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将成为学生丰富的写作资源。
  1.体验真切的课堂生活
  走进课堂,并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其实,教室、教材、老师、同学……都在学生的心上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数学教学的逻辑性、音乐教学的旋律美、美术教学的线条和色彩,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破解难题的畅快,不被理解的忧伤……都是学生写作中的串串素材。
  2.体验精美的教材内涵
  教材是文化与文明的交融、先哲与智者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展示。无论是大自然的创造,还是人类的巧夺天工,学生的心灵与之发生碰撞时,总会禁不住引入文本,去探幽览胜,去品词析句,去与大师对话、与历史交谈、与文化碰撞。无论是解读文本的精神、脉理、气势;还是体验文本的韵趣、格调、辞采,只要教师善于引导,皆能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3.体验浓厚的思想情感
  学习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无论是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还是解析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格美、自然美、生命美,感悟到亲情美的无私和高尚。无论是综合性学习中探访苏州阊门外的七里山塘,还是让学生在参观"五人墓"时背诵所学的《五人墓碑记》,学生都能亲身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理念,创造抒发真情实感的条件
  如果说观察生活真谛、体验生活情感为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积累和内化了语文素养的话,那么,落实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则为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1.实事求是,恰当定位作文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初中学段作文教学目标,分年级制定具体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不随意拔高,不搞"一刀切",既能让学生站着摘桃子,又能跳起来摘到桃子。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扎扎实实地进行写作训练,循序渐进,达到新课标中提出的作文教学目标。
  2.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真情互动
  作为语文教师应带着鲜明而深厚的情感色彩来进行作文教学,用自己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丰富的真情实意唤起学生情感的体验,在师情、文情、生情的交融互动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情感得到升华,实现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
  3.主动沟通,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
  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常常怯于情面或老师的威严,常不敢说真话,抒真情。教师应主动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和他们聊天沟通,谈教师自己的苦乐,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慢慢地,学生就把写日记看作是一次聊天,一次愉快的交流,把教师视为好友,倾诉苦闷,表达烦恼,共享快乐。虽然他们的语言并不华丽,但真实的情感确实让人感动。
  4.积极引导,尝试开放式作文教学
  写作是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实践活动,教师要努力营造写作氛围,采用开放式的作文训练。如时间、命题、体裁、批改等的开放,场合、背景、情境、气氛的营造,把自由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自由驰骋的想象天地。
  5.多元评价,把评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新课标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作文评改的主体除了教师,还可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更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