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菊1 卢智娟1 吴胜男2
(1.河南省郑州中学 450001)
(2.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第二十九中学 450001)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重视起德育教育。对于当代的高中生而言,德育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将会对班级管理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来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展开德育教育的核心是需要有德育的理念,而理念的形成和建立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师生间的较为来对自己的德育能力进行提升,同时也可以参与班级活动来进行德育能力的优化,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来进行提升,本文就将从这些提升方法和策略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能力提升
一、序言
近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对于德育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政府也对德育十分的重视。高中生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高中生的德育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指出,在展开教育的时候,应当将学生视作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育的辅助者,需要协助学生进行学习,帮助他们获得各项能力。而教师的德育教育的能力则会对整个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带来关键的影响。在当代,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的储备量、综合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等等都会对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对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道德建立以及知识学习的引导是很十分明显的。因此教育界一直在强调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技术是知识,而教学的核心内容则是德育素质。在当前背景下,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势在必行,但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实践来提升能力,下面就将从实践提升能力的具体方法展开叙述。
二、通过强化师生关系来提升德育能力
想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较为平等的角色关系,同时还要给予学生支持,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德育,进而提升教师德育的能力。
1.较为平等的角色关系
在班级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教师本身的行为会对学生的行为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一般的教师不同,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课程的教授着。面对多重的角色,班主任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负起责任,认真教学。在课下,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朋友的关系,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总而言之,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世上之间应当保持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展开,提升教师德育的能力。
2.适当的给予学生支持
上文说到,尽管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权威,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也可以作为倾听者帮助学生分担压力。当然班主任进行德育的工作并不仅仅如此,想要进一步的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还应当适当的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学生的表现和行为,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对于班主任而言,高中生其实还是孩子,从心智和身心发展来看,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程度比婴幼儿更为成熟,但和成年人相比却略显不足。所以当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同时还要认识到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寻求帮助是一种常态,不能够对这些有问题的学生有厌烦心理,更不能放弃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在课上刻下都保持有充沛的热情,面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更是应当投入注意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增进学生的自信。通过鼓励的方式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轨迹,保障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顺利进行。适当的鼓励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推进学生走向成熟。
三、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提升德育能力
和一般教师不同,班主任在班级中所担任的角色是多重的。班主任除了要进行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执行上传下达的任务,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纽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对班级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所以,对于班主任而言,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管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对自己的德育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四、通过指导学生来提升德育能力
1.指导学生的学习
高中是一个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学习知识,班主任则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方面进行指导。班主任的指导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多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文理选择、价值观、世界观、专业选择以及职业选择方面都会受到班主任指导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状态,从而给学生提出最科学最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指导学生调节心理状况
众所周知,高中生要面临严峻的高考压力,而且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经常会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所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较低,在很多方面会出现问题。由于压力过大,学生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因而产生各种偏激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展,班主任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给学生的情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时就需要班主任运用到自己的德育能力和人格魅力,通过各种活动的展开来影响和治疗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华.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 01.
[2]郝可刚.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吉林教育2016. 01.
[3]韩传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3. 03.
[4]黄正平,潘建,杨孝如.班集体问题诊断与建设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8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
[6]张万祥.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08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孙春菊:1969年12月18日,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德育管理,化学教学。
卢智娟,1983年1月13日,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生物。
吴胜男:1984年9月29日,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