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生活质量,同时影响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大院校积极建设大学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基于“微信”教育平台的高校心理咨询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大学生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大学心理学领域“互联网+”趋势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微信”教育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高校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的搭建。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搭建
0、引言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大学生学习与生活问题也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影响,这使得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基础课程及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咨询室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针对来访学生反映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解决心理难题,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然而受传统思想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愿意袒露自己的心理困惑,怕被周围的人因自己有心理问题而被另眼看待,因而高校心理咨询室平常很少有学生问津。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利用微信这一大众化传媒工具,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创造良好平台。
1、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健康成长在内容上主要包含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要求人无疾病及虚弱,同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保持完美的状况[1]。然而从当前大学生成长情况上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单方面的健康状况,要么身体健康但心理健康水平差,要么心理健康但是身体健康水平差,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言,心理健康往往比身体健康影响程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身体健康通常只是对大学生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心理健康则往往对大学生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带来一定的影响及威胁。从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件发生情况上可以看出,近些年,高校学生因为自身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的恶性事件明显增加,比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害舍友,清华大学刘海洋为做实验向熊猫泼硫酸,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害死舍友等,这些恶性事件的出现,使得网络上一度流行“谢谢舍友的不杀之恩”的用语,这从侧面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明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相关调查显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生活环境以及学生个人的心理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从以上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能够看出,大学生虽说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如果心理素质水平较差,其犯罪特点往往比其他人更加残暴、后果更加严重。长期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一旦受到外界刺激,这些人往往非常容易出现自我心理矛盾,易于同他人产生冲突,如果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干预及引导,心理问题就会达到一个严重的程度,导致的行为常常会对社会产生比较大的危害。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求高校积极改革当前的心理咨询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利用新媒体信息交流的便捷性及隐蔽性,使得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能够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推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2、心理学领域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理念及趋势
近几年,心理学在国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芥蒂也逐渐消除,心理咨询行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却需求量不断提升的朝阳行业[3]。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约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使得心理咨询服务也将逐渐成为未来服务行业的重点[4]。传统心理咨询以定点开设咨询室的方式接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员,然而由于咨询室数量较少的缘故,很多的心理咨询者常常苦于没有途径找到心理咨询室以及苦于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部分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因没有来访者而受困扰,这种供需之间信息不平衡的情况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推进与发展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当前“互联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却给心理咨询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借助互联网信息推广的优势,形成“互联网+心理咨询”的模式,这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发展契机。
同样,对于当前高校而言,也存在心理咨询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少有学校能够达到学生与心理咨询师比例等于1:500的要求,这使得我国高校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咨询水平相差甚远[5]。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人员的缺乏,也表明高校对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度较低,因为很多学校并不会建设提升心理咨询服务水平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心理咨询往往缺乏有效的传递渠道。同时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老旧,心理咨询工作模式单一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集中开展,课程中知识讲解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及预防,很少提到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惑和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忙,这使得学生对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不甚了解,甚至于一些学生还不知道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这无疑弱化了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此外,很多学生常常在思想上抵触心理咨询,认为自己如果去心理咨询中心就表明自己心理不健康,认为同学会因此疏远自己,这种自我形成的抵触心理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服务的推广有较大影响。所以为了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及趣味性,可以尝试将“互联网+”这一模式应用到大学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通过借助新媒体中微信公众平台,搭建高校“微信”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借助微信这一学生青睐的沟通方式,使学生逐渐转变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与理解,进而使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3、“微信”教育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1 新媒体的特点及影响
“微信”教育平台其实就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可实现信息实时交流、消息发送以及素材管理的综合工具,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一对多的宣传,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同普通的微信一样有互动窗口,这样为粉丝及平台主体的沟通及交流提供了帮助。
3.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权威性与专业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选择时信任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权威性具备让受众信服的力量,能够使平台持续稳定服务于受众,这样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有重要帮助[6]。以高校党政及行政机关认证开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发布、咨询服务的重要平台,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往往很容易获得大学生的信任,这对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帮助。同时,在平台专业性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内容上都具有专业性的特征,以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为例,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类,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本校性及全域性。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于为本校学生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能够对关注平台的用户推送信息。同时平台的管理人员也能够根据当前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更新或者增加栏目及内容,这样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7]。此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辐射面及受众面广的特点,信息的传播浏览并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学生就能够接受到平台推动的信息,这样使学生的心理咨询更加便利,解决了学生由面询带来的诸多不便。
实效性及多样性。在微信平台推送信息上,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使关注平台的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这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帮助,对应对高校学生大规模心理困惑和问题能够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信息类型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普通的微信账号群体能够进行语音、图片及视频群发,但是这些群发过程往往以单个文字、图片或者语音为主。而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人员拥有更大的功能,能够像群体发送集文字、图片及视频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展现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吸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高校不仅仅要鼓励大学生具备合格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8]。传统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常常以单一的教育及心理咨询为主,这样使得心理咨询的范围受到较大限制。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则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及通讯技术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情况。在当前智能化手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转变了学生的手机使用方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图片推送,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得相关咨询理论知识和技术,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重要帮助。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进行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在线答疑以及与学生进行心灵活动等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2 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基于微信这种互动沟通软件基础新增的一项功能,通过申请能够为个人、企业、团体、政府等提供文字、图片、语音等全方位互动及沟通,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自动回复、扫码关注、群发信息的功能,为信息的推广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心理教育及咨询体系对提升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有重要帮助。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能够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数据统计这一功能来查看平台用户数量增长情况、取消关注情况、用户属性以及群发信息的浏览量等情况,以此可以帮助平台的建设者把握学生关心的重点。对群发信息的浏览情况以及评论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抓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找准学生的定位。具体如可以通过群发图文信息的方式来分析消息在不同时段的传播成果,以此确定心理教育信息的最佳发布时间,提高信息的利用水平;通过群发信息的浏览情况以及反响情况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内容的编辑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平台的认可,使学生对平台中发布的推送信息更感兴趣,拉近平台与学生的距离。
“微信”教育平台的运营人员无论是推文或者同学生进行互动,都应遵循大学生健康成长规律,推文内容应积极向上,避免为刻意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推送一些负面的信息,同时在沟通过程中也应关注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与激发,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坚定执著的信念,培养学生逐步成为一个精神富足的健康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与吸收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4、高校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的建设
基于上述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构建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的教育平台,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推送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同时为心理咨询师及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良好平台,将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心理咨询服务的主战场。
4.1 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建设思路
高校心理咨询微信平台需要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挂钩,内容关注在心理咨询上,同时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优势,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互动性,充分发挥“微信”教育平台的作用。
在平台的管理上,因为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便捷,在建设初期,重点主要应在于通过探讨明确心理咨询平台需要具备的功能,然后对功能进行分类,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的京师心理大学堂,总共分成三个内容模块:原创文章、互动广场、微站。原创文章以人气文章制定,提供往期文章列表,点击其中的文章就可以迅速跳转到相应的咨询中;互动广场包括了多个互动话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微站主要介绍公众号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因此,前期建设心理咨询公众平台,需要明确模块以及平台功能[9]。因为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最终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因此可以将平台前期的建设交给学生干部负责,学生干部可以挑选人手负责教育平台的建设,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整编能力,使得学生干部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完善,另一方面由学生自主编辑的平台,内容往往符合大多数学生需求,这样对提升咨询教育平台的吸引力有重要帮助。在中后期的管理中,可以实现自主管理,即学生干部可利用自身的经验及网络学习来不断进行平台的创新建设,借助第三方平台以提升心理咨询类文章的吸引力,定期发送一些良好的推文,同时做好工作总结以及反思工作,逐渐使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功能趋于完善。
4.2 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具体建设
高校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应该集服务性及教育性为一体,在以心理咨询为主体的平台功能上还应包括隐性的教育功能[10]。在微信中可通过软化处理一些主流价值观信息,使得这些信息一改传统枯燥、呆板的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及吸收,这样能够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目的。在心理咨询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具体建设上,将心理咨询服务及教育作为重点,多增加活动内容、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健康知识库。其中活动性的内容主要可以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咨询服务主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心理测试以及快速提问通道,让学生能够及时反映出自己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知识库主要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根据资讯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心灵美文、心理健康知识、实时新闻等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相应模块的知识,这样让学生了解更多积极向上的知识。
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的建设还应关注精品项目的建设,通过精品项目建设提升平台的影响力,使得平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实际建设中,可以学习其他高校优秀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平台的精品项目建设方式,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咨询工作实际需求,选择以情感烦恼、生活趣事、人际交往等平常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作为素材以构建一个心理咨询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在推文的制作及选择上,选择贴近主题的内容,让学生逐渐对主题感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征文的方式进行以获取稿件,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微信朋友圈功能,让学生分享主题站的文章,使得精品的项目得到推广。
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中的健康测试、健康教学及健康答疑是平台重要板块。心理咨询教育平台的重要功能在于让学生在平台中能够找到解决当下自身心理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为此,在平常日常互动模块中,学生干部作为平台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心理指导者与平台功能介绍者,同时在平常互动过程中,如果遇到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并且心理问题有向恶性情况转变的学生,应该及时向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的教师报告,同时对该类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同时在具体平台的搭建上,还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高时效性及高互动性特点来拓展交流空间,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范围得到有效的拓展与提升,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更大帮助,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朝着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满足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需求。
5、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逐渐凸显,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转变传统单纯说教及上门咨询的方式,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进行高校心理咨询“微信”教育平台的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王婧瑜.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路径探索[J]. 亚太教育, 2016,12(27):89-89.
[2] 肖男男, 吉玲. 微信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与推广[J]. 科技风, 2014,25(18):98-98.
[3] 丰怡, 刘凤娥, 杨莹. 微信平台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 北京教育(德育), 2015,16(3).
[4] 金淼. 高校教育中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分析——以微信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8(30):27-28.
[5] 谭俊.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分析——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理论观察, 2017,24(6):121-123.
[6] 韩雪. 高校朋辈微心理咨询应用价值研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25(11):64-65.
[7] 黄士华.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1):122-124.
[8] 苏斌原, 崔惠斌, 卢勃. 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心理求助及心理咨询行为的路径探析——基于4年来对1930例研究生的心理咨询问题追踪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 35(1):132-136.
[9] 张燕. 高校心理咨询的生成与发展[D]. 武汉大学, 2010.
[10] 涂威, 刘润香. 高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路径分析[J]. 才智, 201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