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巧用四法写写作

巧用四法写写作

作 者:樊仁秀

  一、以生活为源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写作源自生活,学生要写得一篇个性化的作文,首先必须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小到一砖一瓦,大到人生百态。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使学生留意身边一切。在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之余,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差异化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洞悉事物,善于抓住事物的细节和动人之处。教师不妨在每堂语文课后布置一个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熟悉的一处事物,如春天学校里的花坛、窗外的树、秋天的落叶等,以此督促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观察作业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让学生将观察所得落实到笔头,但是写作内容不必拘泥于字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发挥,第二天语文课的前五分钟教师随机点几名学生进行表达,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观察,善于抓住精彩的瞬间,捕捉到生活的色调与生命的意义。只要学会观察,学生作文里就会增加许多关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少很多虚假的套话。
  二、以书籍为支撑,促使学生重阅读。
  书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间接来源,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撇开阅读教学而孤立地教学生写作,只有在有益书籍中广发阅读才能夯实写作根基。当然,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补充与写作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避免学生泛泛而读不得要领。一般来说,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篇目短小,一般都是作者根据真实情境有感而发的文章,虽然思想深度无法与经典名著相媲美,但是更适合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从这些读物中再精选一批出彩短文,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摘抄、背诵精彩语段,积累写作素材,体悟作者思想。经过长期坚持拓展阅读,这些健康的、鲜活的、个性的素材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化知识,在不自觉之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为文章增色添彩。
  三、以本性为前提,鼓励学生写自我。
  闽派语文代表陈日亮先生认为:"所谓作文智慧,智性慧心首先必须出自本性和真心,否则就会落入刷笔墨、逞巧慧的俗套,这弄得好也可能博得几分彩,但弄不好的肯定是大多数。"②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其内心的成长体验十分多,这种独特的主观感受与体验恰巧是最弥足珍贵的,也是最真实的最有个性的写作素材。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笔者特地为班级同学开设了QQ群,鼓励学生大胆在QQ群共享里发表自己的文章和看法,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写作文时不讲空话、套话、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可以矫揉造作,讲求以真情感人、以真事动人,教师也带头在群共享里发表自己对一些人和事的真实看法,写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所得、所思、所想,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实点滴,学生们纷纷在群共享上写出自己的心声,有的学生写自己的备考心情,有的学生写春天带给自己的触动,有的学生在奶奶忌日的那天回忆自己与奶奶的点点滴滴,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这些文章都满载着学生的真情,带着独属于学生自己的特色,久而久之,学生在拿到话题作文题目的时候,便会轻车熟路地向自己的真实生活和体验靠拢,而不是绞尽脑汁幻想"例子",这种真实的"我"和真实的"倾诉"在不经意间便能打动阅读者的心。
  四、以技巧为依托,引导学生创新。
  在作文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方法,鼓励学生推陈出新,采用夺人眼球的文章形式,凸显文章的个性化,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技巧。首先,标题要出彩精致,如以"诚信"为话题的《谎言不开花》、以"谦虚"为话题的《高高在"下"》等,力求大标题的新颖独特,引人注目。其次,开头要富有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突出下文的主题。再次,文章立意要善于打破常规,选取区别于大众观点的切入点和中心论题,如以"失败"为话题的作文写作中,学生的习作《走错的也是路》便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实现了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最后结尾要突出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如以"曾经错过的××"为话题的写作中,学生讲述了曾经因为没有坚持住而失去了看到太阳花发芽机会的故事,以"曾经错过的太阳花,永不错过的坚持"结尾,余味无穷,引人深思。这是帮助学生反模仿、反人云亦云表达的四点技巧,以形式技巧点缀作文,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便能收到不俗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个性化写作教学并从行动上优化写作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文思泉涌,写出个性化的多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