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什么是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从思维导图定义说起,利用思维导图自身的特征,将其与知识可视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践讲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词汇教学;英语核心素养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投入到以核心素养为载体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中,根据本国国情及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适应的核心素养模型;与此同时,还提出制定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的课程改革方案。英语核心素养具体涉及了英语学习素养(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语言应用素养(观察、记忆、想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及关系素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等)。
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制定英语课程目标规划的蓝图,也为课堂教学改革与优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那么,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交际工具,英语发挥着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功能;作为一名教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方法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知识与核心素养共同发展?教师的关注点不应只局限于知识传授,关键是要了解与突出它的教学方法与实现过程,重视过程的感悟、价值观的形成、态度的转变,始终将学生的教育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为培养出优秀国际化人才提供全方面服务。本文根据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现状及特征表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全面思考来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这一概念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知名心理学者Tony Buzan& B. Buzan提出。思维导图这种图式记忆方式是有效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应用于记忆、思考、学习等的思维“地图”[1]。通过思维导图运用科学合理的分割知识架构的方式,可使学生增强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将枯燥的英语单词及短语转化成为形象、生动且便于记忆的、具有连贯意义的图式,以此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动性[4]。教师将思维导图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对陌生词汇学习与记忆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2.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具有知识图式可视、新旧知识构建和扩散激活等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词汇教学中的这种教学方法,下文简称为“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接着,作者分析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中运用的意义。
(1)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之间的联系
知识可视化就是通过一切能用的图解手段,将难以理解且过于抽象的知识信息、态度、经验等通过图式的方式来直观呈现与表达,使人们对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与记忆。Paivio学者通过实践研究在1986年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进而为知识可视化奠定了强大理论基础。该理论最大特点是通过视觉和语言这两种形式进行直观表现,降低了人们记忆与识别信息的难度。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以及知识可视化研究的进一步加深,研发出了很多知识可视化的工具,而备受关注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个:只需要一张空白纸、若干只笔和当事人的大脑及想像力就可以实现。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词汇记忆与理解的过程也是左右半球思维被激发与调动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特殊的记忆方式,可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容易学习到新知识,并与已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发现与掌握词汇之间的关联,从而将内隐于大脑里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真正实现可视化学习。整体来讲,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还能对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与改善。通过思维导图,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与掌握不容易识记的词汇。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的结合的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叫结构主义,主要是在让.皮亚杰(J Piajet)和维果斯基(Vygotsky)等的研究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该理论支持学习者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而不是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这一观点。学生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习惯以及己有经验对新旧知识进行筛选、加工处理,而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知识不仅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还包括对新知识的接收和意义建构[2]。除此之外,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多次指出要重视交流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应全面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事实上,学习英语词汇就是先记忆再使用的一个过程,面对大规模的词汇量,单靠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来学习词汇是不可行的,效率不高且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而在课堂教学采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克服死记硬背带来的缺陷与不足,还能全面反映建构学习观的核心思想。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是利用思维导图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的有力支撑。
不管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来记忆与学习单词,还是通过小组讨论方式,都可得到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任由发挥自己的思维,切实反映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其次,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已掌握经验是其顺利学习的前提,充分彰显了新旧知识结合的学习观。在小组讨论时,不仅充分利用了集体想像力,也使小组成员的大脑处于激活状态。
二、思维导图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
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和教学的结合,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和探讨的。以广州牛津版英语教材为例,本文主要针对思维导图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形成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展开了探究,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与英语核心素养目标相符。运用思维导图于词汇教学是如何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目标的?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全新的英语词汇教学并复习旧词汇,为英语学习,如听、说、读、写技能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教学中,英语老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对词汇之间的关系与规律进行梳理,并探索出新旧词汇之间的关联。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已掌握的词汇不会轻易忘记。所以,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需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行找出关键词汇。比如,该词汇的表达意思、表达能力、应用方式、应用范围等。通过找关键词汇的方式,可使学生灵活使用思维导图,将某个词汇与其关联性词汇进行串联,使其形成一个生动且形象、有意义的英语词汇导图。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France is calling”在这一课程时,其中主要的英语词汇包括: vineyard, coast, flag, French,tower,lift,address,perfect,south,excellent,be famous for,go sightseeing,go on holiday,department store等。
France is calling
France is in western Europe. It is a country with many beautiful places.…….The South of France lies on the coast.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wonderful beaches.A French town by the sea is a perfect place for a summer holiday.
本课作者主要讲述France的地理位置和著名的景点以及其特色,使学生对France有了一个详细的理解,同时激发对学生的国外地理风土人情以及对旅游的热爱。旅游相关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能有效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学生对旅游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经验,因此有助于老师拓展教学,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旅游内容学习中去,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与经历,通过听、说、读的培养与训练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在对关键词汇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学生可确定该单元的内容以travel为主题,学生再围绕该词汇进行联想,可使学生整理出很多与travel为相关的词汇和词组(如图1所示)。例如: by underground, camera, by cable car, beach, desert,waterfall, harbor, visit relatives等等一系列与travel内容相关的单词和词组。思维导图在此的作用不仅巩固了即学词汇也复习了旧词汇,为英语词汇的巩固和积累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听、说、读、写技能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词汇,没有坚实的词汇基础,听、说、读、写技能都无法实现。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运用思维导图于词汇教学为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技能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1)
2.运用思维导图于词汇教学中,它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结合词汇的词形, 发音和意义特征,设计思维导图。随后,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像,使图式中单词和短语形成一个有意义便于记忆的整体,从而快速有效地学习单词。而且,有研究者认为记忆的加工有不同的层次,被越深层次加工处理的东西我们会把它记得更牢固[3]。教师在复习或教学“dear”这个单词时,可启发学生制定如下思维导图(见图2)。根据词形相关,可以联想到9个单词:tear, near, pear, bear, year, hear, wear, where, here,并且通过单词一词多义,同音词,反义词等特点,把扩充的相关单词结合图片、颜色等呈现在同一思维导图里,教师组织学生可以group-work或pair-work形式,发挥联想,想像,使图式中单词和短语串成一个有意义便于记忆的整体,达到学习词汇的高效性。可以说,学生在这一单词的加工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维、想像能力、记忆及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可见,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是能较好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图2)
3.教师布置和运用思维导图时,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思维导图,要此过程中,他们一起讨论,找资料,或者彼此合作,共同出谋划策,然后作出决定。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交流、学习、互助的过程,无形中拉进了学生间的距离,培养了团结、合作意识。比如,教师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4 Food and drinks”时,重点教学了很多比较常见的食物词汇及表达方法。例如:carrot; pork等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运用“food”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制定思维导图,扩展和复习同类词汇(见图3)。学生们依据食物类别将其分成四种类型;再通过不同的类别将其具体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切实有效的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单词,同时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与英语学科培养具有关系素养的人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图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能使具有内在关联与规律的单个词汇实现串联,形成以英语单词与短语为核心的词汇导图。这既能使学生掌握大量词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成为21世纪复合型国际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新形势下值得大力推荐的一种词汇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Buzan, T. &B .Buzan. The Mind mapping Book: How to Use th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 Penguin.1993.
[2] 何克抗、李文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2002,(10):12-18.
[3] 马海燕、高万里.思维导图在《剑桥少儿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 2010,(2).
[4] 张莉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 (03):14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