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作 者:赵绍华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巴江中学 652200)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程理论学习与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与观察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今天的音乐教学,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兴趣;素养;体验;想像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往往把稀少的音乐课视为每个星期内的节日。但是,因为每班课课时较少,课本安排的涉及的内容较多,有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满糖罐式”教学,这样容易导致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本文结合新课程理论学习与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与观摩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以新颖导入,让学生充满兴趣进入学习
兴趣是学生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则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为此,教师要特别重视音乐课的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角色,这就有如蓄势待发的感觉。如《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导入,我播放该歌曲的mp4教学视频,让学生说一说这事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这种舞蹈和歌曲的风格有什么特点?《梁祝》教学导入时,我让学生说出其中的主要角色是哪些?其曲折缠绵的音乐旋律像表达着什么?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课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让学生忘情地投入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在于知识的系统讲解,还在于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入“角色”。这样,让学生参加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他们探索、吸收、创造;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在发现中经历失败,尝试成功,去实现思维的飞跃,享受体验思维成功的乐趣。
2、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循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当然,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也是很重要的,这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3、重视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我们知道,学生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像来完成。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觉的通觉作用。比如说美丽的挂图与优美的板书就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如在教唱歌曲《保卫黄河》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引导学生想像,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视频、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4、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想像的世界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多联想和想像。在课堂中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只有当课堂充满着想像,开始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想像的世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一次公开课上,欣赏《牧歌》时,柔美而悠扬的音响舒缓而悠长,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寻觅着音乐中的信息,此刻老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优美的音乐牵着学生的情思和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仿佛看到微风吹过草原,串串珍珠荣誉称号在绿缎上的美景。学生沉浸在音乐想像的世界里,陶醉之中获得了最佳的音乐感受。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总量、实验操作、调进、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是个充满新意的话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6、以全面、激励性的评价保持学生的音乐兴趣
有效的评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题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品质,启迪和培养学生的音灵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引导学生进行互评,都要提倡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感受,更能使课堂气氛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中,更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强大的心理推动力,产生向正确目标努力追求的愿望,保持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总之,今天的音乐教育,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实践、创造,从而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燕英娜.浅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北方音乐,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