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管理能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整个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还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属于管理过程中较为基础及重要的前提,为了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方式,笔者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学生;和谐关系;构建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对事物的判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较差的自控能力,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定性较差,急需要班主任进行有效管理,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工作前构建有效地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现状
小学班级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均喜欢用班规及行为标准来约束学生,希望学生获得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小学生不服管的个性及爱玩的天性使得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突出现象,破坏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看到老师就“怕”,少数学生还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对于事物的认识显得较为片面,多数教师喜欢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及潜能的挖掘,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存在不满现象[1],主要表现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紧张;且较多小学教师不喜欢班主任这个岗位,多数班主任的工作安排均数学学校统一安排的,而非自己自主选择的,主要是由于班主任工作时间长、工作较为繁忙,且很难获得学生及学校的认同。
2、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方式
2.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踏入小学后第一位启蒙教师,班主任掌控者学生阶段性学习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小学生对于进入小学校园后第一位接触到的教师较有亲切感。因此。小学班主任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充分认识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主要意义及价值,与小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掌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适度,为学生提供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共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管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高;实施班级轮流管理制度,采用民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管理提出意见及建议,让学生能参与管理,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
2.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爱好及尊重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在语言表达方面及思想方面表现的较为不成熟,班主任应充分发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之间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树立良好的沟通态度及平台,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放在自己教师的架子,实现与学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采用温柔的语气及态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想法,倾听学生的想法,注意沟通时的语言表达,针对学生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行为进行交流及解决,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多接触学生的心理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及观念,在课后与学生之间保持交流及联系,建立班级微信群,每天可以在微信群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夸奖、鼓励,了解学生们课后的爱好及习惯,了解学生的生活常态,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2]。
2.3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式及态度解决,针对严重问题应采用严格的方式管理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针对较轻微的问题采用宽容及引导的方式进行管理,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一视同仁,针对学习成绩好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在管理过程中贯穿“爱”,针对学生们犯的错误应采用同样的态度进行处理,不能厚此薄彼,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公平对待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及关爱,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水平[3]。
3、结语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对于管理措施的实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能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爱好及尊重,更好的实施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改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小学班主任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34):32-33.
[2]曲兆敏.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7,06(1):460.
[3]赵红艳.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6,21(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