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本文针对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小学体育教学;作用
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在中小学体育小学中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本文根据体育游戏的作用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简要论述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体育游戏活动对学生的作用
(一)培养兴趣,提高积极性
因为体育游戏具有体育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特性,所以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不同于体育锻炼,不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枯燥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各项机能,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到快乐的同时得到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娱乐中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在速度、耐力、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提升。例如球类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基本的活动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运球、传球等游戏也可以使学生身体内部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有所提升,最终使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增强体质。
(三)提高心理素质能力
在现今社会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心理问题成为现今人们心理上的常见问题,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一定影响[1]。在体育游戏竞赛过程中通过胜负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胜利可以提高自信心,失败虽然会使学生感到暂时的沮丧,但是却可以在下一次的游戏比赛中提高游戏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不管胜利或者失败都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异同点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相同点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体育能力的同时提升身体素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发育阶段,通过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的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提升。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同点
小学体育教学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具有儿童化、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游戏独特的魅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2]。中学体育教学通过体育运动锻炼提高中学生的体育能力,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中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对于一些体育运动的工具也都有所接触,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思维理念,但是由于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相比于小学阶段,中学生可以对注意力进行短暂控制,但总体而言其稳定性较弱、注意力还是很难集中,同时对于新鲜事物还是很容易产生兴趣,在参与有兴趣的体育活动时,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的持久和集中,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的具体应用
(一)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体育活动之前,通过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更容易进入到准备状态,防止突然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体育锻炼之前进行合理科学的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之后的体育锻炼。传统的准备活动只是通过慢跑、定位操等一些枯燥的活动进行准备,但是长时间的枯燥活动,会使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在进行准备时也缺乏兴趣[3],导致准备活动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进入体育锻炼的准备状态,同时也会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准备活动时,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体育准备活动,不仅具有热身效果的运动,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但是传统的教育训练形式单一,而且难度系数较高,使学生对体育技能无法充分掌握,同时单一的训练也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4]。因此,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娱乐中掌握体育技能。但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游戏的选择,也要跟体育教学目标进行紧密结合,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性别、体质安排合理的游戏活动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时,安排体育游戏时要选择具有趣味性以及体育运动强度较弱的游戏活动[5];在中学体育教学选择游戏时,应该选择利于中学生体能发展的,运动强度较高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男女之间的身体、心理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过程中,根据男女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不同,合理安排编排游戏,使游戏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时,能够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
(三)体育教学结束阶段的应用
在每节体育课结束阶段,教师要安排一个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对兴奋、激动的状态进行平复,同时使身体各部分器官都能得到放松。在剧烈活动之后,学生从原有的兴奋状态改变为安静状态时,会感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惫感,因此在体育结束后通过一些轻快的舞蹈或者一些智力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调节情绪和身体,消除疲劳,减缓兴奋情绪,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下节课的学习。
结束语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游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对体育基本技能进行掌握,提高体育技术水平,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雪.中小学体育课融入体育游戏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76,78.
[2] 韩逸.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玩"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106.
[3] 刘志德.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4-85.
[4] 董丽,孙永.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4(8):112-113.
[5] 刘洋.试论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5(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