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在教育过程中从不缺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但是严重缺少了具体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因此,本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在小学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在策略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策略
前言
语文阅读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占有重大的地位,而且阅读贯穿于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关系着孩子的语言能力以及孩子的阅读水平,这在他们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在生活中也能够对其有所帮助。自从我国新课改以后,教育部门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就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刚刚从幼儿园升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很低,甚至很多字都不认识,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情。本论文就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我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渐渐地接受阅读的乐趣,能够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辅导下,对文章进行理解。但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应该如何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呢?
我认为要从良好的阅读坐姿开始抓起。比如,在每次进行语文阅读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读书歌:“小朋友们读书啦,读书啦,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这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的一首儿歌,目的就是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也包括了对语文课文阅读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文字读正确。当然,这一点只是第一步,但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这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对于小学阅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课文的朗读,使学生逐步地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注重自己的语调、语气停顿以及阅读时的表情等,发挥出学生个人朗读的表演能力,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正确、流利、有感情。再次,要利用抒情性的文章,训练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让学生兼顾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升国旗》这篇文章时,要指导学生读出升国旗时的伟大与神圣,从而教育学生感受升国旗的庄重,让他们由升国旗逐步意识到要时刻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读出当时没有井的时候人们吃水的困难来,认真体会出作者对于毛主席带领人们挖出井水的感激之情来,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
1.教师要亲身进行示范引导阅读
在小学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的阅读引导。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以及向师性,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精彩范读,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仔细阅读
在进行语文课文朗读时,学生如果能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对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在学习《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猴子下山后的一系列动作,可以通过范读文中的语音重读强调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中的“扔”与“摘”这两个词,以此来帮助学生体会做事情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做好。老师进行了这样的阅读教学之后,学生们便都能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在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先对语文课文中的重点词进行品读,然后再把连贯起来的句子进行品读,这样就能够顺利地将课文朗读好,读出课文中的感情。
3.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读
在进行一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及图片来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验生活,为教学创造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进入生活的角色,主动地参与读书。例如在学习《棉花姑娘》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戴上头饰扮演燕子,让全班同学来做棉花姑娘,引导学生理解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时,就可以很为难地说:“听了你们这样的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行的害虫,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样回答棉花姑娘?”学生听到老师这么一说,有的摇头,有的甚至还叹气地让老师请别人帮忙吧,学生们都读得非常投入。剩下的几个句子,学生们不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就能够自觉地读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进入情境后,就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四、教师要结合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一定的读物、书报或者课文,激发出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同学们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自觉性,在班级中可以每周举行朗读竞赛活动,从中选出本周的阅读之星,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激励小学生。
结论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阅读的开始阶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层层深入,使得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出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阅读,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J]. 钟玉萍.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年06期.
[2] 试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沪教版一年级课文《比尾巴》为例[J]. 陈佳.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年02期.
[3]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打造诗意教学课堂[J]. 林楚亭.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20期.
[4] 教育游戏是教育性与游戏性的结合点——浅析教育游戏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刘毛娟. 考试周刊 2013年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