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代在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被人们高度关注着,同时教育体制也多次进行改革。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应用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兴趣。初中地理是地理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非常时期。要在这个期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是教育工作者重要考虑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必须学会教学反思。
一、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前
(一)初中的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之后各方面有了诸多变化,不论是心理上或思维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对新科目产生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前教育者首要考虑的问题。课改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1]。因此,地理教师要深究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蕴涵的深层次功能,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契机;多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另外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语言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更注意及重视博学多才且言谈风趣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前反思以往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新教学方案。
(二)初中地理学科施教的对象大多数是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其刚刚经历了教育阶段的转变。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相对匮乏,基础薄弱[2]。初中课程学科相对于小学学科的骤然增加,以及现行的中考政策的影响,很多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找不到合理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这个特殊阶段,学生的情绪多变,学习主动性和稳定性都不够,面对这些问题,初中地理老师应该提前了解学生们的兴趣、需要、习惯等,并设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哪些困难,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
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
(一)实际教学当中师生的交流平等性应加强,地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不是把自己的思路引到学生的思路上,问题的设计不要太广泛,应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分析。教师应积极反思所做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发现实际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让学生处于在心理和精神上放松,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3],因此地理老师要在当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控制能力,将课堂控制艺术与学生的自律结合起来,体现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能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学习,创造最佳的教学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样就可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与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老师讲和看老师提供的教具、图片等,听或看之后进行死记硬背,这是被动的学习方式[4]。新课程所用教材与其相比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提高了地理和生活的实用性,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地理老师要不断反思,努力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的要求,紧扣地理学科特点,充分发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课堂教学,选取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素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教材里的地图、图片、表格、数据、文字资料等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导入现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当前热门的游戏、影视剧、旅游等,这些因素里多包含了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当下热播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在蒙古长大,那么蒙古在地球上哪一个位置,里面的丐帮又有南北之分,这南北又是如何分布的,由此引起学生的话题,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身处其中并将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带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后
教学后的反思不仅能让老师直接详细的总结教学中利弊,及时找到原因和解决方式,也能清楚的了解学生地理知识的接受度和消化度。
(一)课堂的引入话题,怎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当中。这个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中国地理的时候,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让学生情感上产生自豪感,激发了学习的激情[5]。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率,科学安排教学方案。新教材在内容上安排了各大洲、国家、地区的特色,其特色方面主要是自然环境、气候、风情文化等。挖掘特色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培养。
(三)利用教材里和信息化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主动探求的热情。时常和学生交流,运用合理的地理教学设计来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讲解,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极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
总结
综上所述,多做教学反思,就多一些教学科研的智慧。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多反思对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教学活动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和自我调节性的思考,通过思考,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的反思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主动掌握丰富、有趣、生动的初中地理文化,并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池忠.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5(1):113-113
[2] 施永宁.关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50):114-114.
[3] 蔡涵瑛.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黑河教育,2015(9):68-69.
[4] 赵莉.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158.
[5] 梁进平.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初中地理教学例析——以《地球的自转》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4(7):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