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它即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时段教学知识难点或疑点上,又可以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作为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新型教学手段,以其新颖、独特、高效的优点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关键词:微课的目标任务;设计要求;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改进,教育大信息化的不断推广,网络的普及,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教学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微课”应运而生,并且以其新颖、独特、高效的优点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因此我们农村教师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都纷纷开始了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讨。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目标任务
1.明确课堂目标,突出教学主题
由于微课是采取一个个微视频为教学载体,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时段教学知识难点或疑点上,可以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2.课堂素材广泛,教学内容丰富
微课的微视频素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提供,可以利用网络来提供,也可以作为学校体验活动由学生来提供。所以教学中对于微课的应用,素材来源十分广泛,内容较为丰富,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师生双向互动,发散学生思维
微课能够很好地让师生通过视频来进行有效互动,教学素材整理、教学过程拓展以及课后知识巩固都可以通过有效互动来实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还能够推动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要求
1.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微课的设计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特别好的微课更是要教学者精心设计的。
3.微课教学效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三、微课在教学的作用
1.在课前使用微课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微课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学习资源,应当“放低”身段,不应仅限于当下主流的新知传授,更放眼于课前铺垫,最终提高的是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此,我认为微课可以在新课的预习中发挥作用。子曰:“温故而知新”,这一名言,既揭示了新知与旧知的密切联系,又体现了新旧知识中迁移的巨大作用.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它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再看教材中,新教材的新课前大都没有准备复习与导入部分,如果不另外指导学生回顾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将会遇到更多困难。由此可见,恰当复习旧知,就能有效降低新知的掌握难度,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迁移。
2.把握微课引入时机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微课的引入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才能将微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学开始阶段引入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教学中出现的精彩片段,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调整到最佳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难点处,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在教学结束前,我们也可以借助微课来吸引学生眼球,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微课的引入时机,以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3.利用微课引导学生们巩固复习旧知识
微课的作用不止于新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巩固新知识以及提升自己的途径.当学生在新授课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掌握好,甚至无法理解新知识时,在常规教学中实际上很难高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课堂上知识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而微课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如果课堂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可以将微课内容“拷贝”回去,并对课堂教学中未及时消化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观看、研究,而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直至完全掌握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课后练习,而通过练习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该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微课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作为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新型教学手段,具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科学设计微课,并在课堂上合理调控与使用微课,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帮助下深入分析知识的重难点,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小微课成就大教育梦想, 2013年5月30日
[2]郑小军- 走进微课世界(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201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