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层公务员是我国基层建设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建设任务繁重,对基层公务员提出更高要求。巨大的工作压力给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出现一种常见的职业病——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出现打击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对公务员的价值观产生错误引导。本文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建设;公务员;职业倦怠;解决对策
引言
长时间的从事某一种职业,难免会对这一职业产生厌倦,这种心理会在行为上有明显表现,突出表现在对工作不负责,工作中出现失误,工作效率降低。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职业倦怠的出现,削弱了国家建设的力量,降低了我国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改变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推动国家基层工作建设,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
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基层建设队伍的组成部分,拥有庞大的数量,但绝大部分公务员都存在职业倦怠这一病症,只有极少部分的公务员对工作认真负责。任职的公务员不能填补上所需的数量,导致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增大,晋升难度大,对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政府基层建设进程,这是目前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基本表现,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一)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大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国家对公务员的数量限制严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所需的公务员数额理应庞大,但国家的严格管制,使得两者之间不能达到对等,公务员承担巨大压力。这严重影响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让公务员会产生厌烦心理,工作热情降低。
(二)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与绩效不能成正比
基层所需处理的杂事繁多,一名公务员承担多项工作是普遍现象,但与强大的工作力度相对应的是低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1]。不对等的工资让公务员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只做与自己工资对等的工作的心理。这种现象致使基层事务得不到解决,会引起内部的混乱。
(三)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小甚至发展停滞
在我国公务员作为基层工作人员,他们的职业发展基本围绕着本部门进行,想要得到晋升很难。我国公务员中领导干部多余非领导人员,由于制度限制,基层公务员升职难度大,职务的晋升上限低。多数公务员都只能在基层长期工作,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会打击工作自信心,影响工作敬业度,长期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基层公务员的职业价值观出现偏差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一切工作应该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但目前一些公务员的价值观在长期的消极工作中出现偏差,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对于工作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每天将任务应付式的完成,缺失对工作应有的主动性,潜移默化下出现职业倦怠病状。
三、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工作制度,缓解工作压力
制定合理的工作条例,了解基层公务员的基本情况,将基层事务进行合理化分类,并按轻重程度适量分配给公务员。在级别范围内有条件性的调换工作,用不同岗位间的差别唤起公务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设立有关于岗位的趣味性活动、比赛,有效调节工作的枯燥和乏味,减少长期工作的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二)改善福利待遇,将工作绩效纳入工资发放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与高层领导的福利待遇有较大差别,会引起基层公务员的不满,消极工作。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与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挂钩,可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公务员主动去了解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以预防职业倦怠。
(三)完善基层公务员职业晋升机制和奖励制度
公务员工作是为了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娱乐需求,完善晋升机制,增加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晋升机制可以检测公务员的工作能力,让公务员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激发公务员的进取心,推动公务员不断提高自我能力,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达到预防职业倦怠的目的。
(四)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立监察机制
在公务员入职培训中,让公务员有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认识;让公务员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充分了解,掌握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工作原则与要求;培养公务员的抗压能力,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2]。设立监察机制,按时对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公务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有效预防职业倦怠。
总结
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倦怠不利于国家基层建设,对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负面影响。基层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府加强对基层公务员的管理,完善公务员晋升机制,提高工作福利待遇等一系列对策,有利于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激发公务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建华, 罗颖. 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心理工作环境”的视角[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 32(3):4-9.
[2]董笑含. 基于行为决策学的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J]. 江苏商论, 2016(30):73-74.
作者简介
张剑飞(1992—),男,汉族,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