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渠道多样化,微博作为传递信息的平台,被广大人民所熟知和使用,不可避免的成为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政府通过政务微博向公众发布政务信息,与公众交流、了解公众需求、吸取公众有利建议,以公众的利益优先,为公众服务。政务微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政府形象,肩负着维护政府形象的重大责任,但当前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堪忧,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存在不足。本文从政务微博宣传政府形象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困境的办法和提升政府形象的策略。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府形象;形象构建;解决策略
引言
政府形象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政府的行政行为、精神风貌等特征在公众心里的看法。政府形象是政府在宣传政府政策、开展公共活动、传播政府意志的重要条件。但现今存在部分官员违背职业道德与政府意志,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提高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务微博作为宣传政府形象的平台,有义务宣传政府的正面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责任维护政府形象作为官方发言人树立政府的权威性。
一、政务微博构建政府形象的现状及困境
(一)现状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官方发言平台,背后有政府作为支撑,这让政务微博的发言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公众可以借此平台了解政府最新政策、政府意志、国家发展走向等国家大事;政府可以通过此平台与公众进行交流,了解最新舆论走向、公众意志,汲取有利建议,改善工作制度,推动政策民主化。与此同时,部分公众对政府的政策饱含不满,借平台诋毁政府形象;一些官员自制力不足,违背人民意志,犯下大错,通过平台被公众熟知;这些行为会降低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构建错误的政府形象。通过改建政务微博,提高政府公信力,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刻不容缓。
(二)困境
1.政务微博在网络宣传中缺乏主动性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宣传中的新型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宣传力度、宣传方法、宣传角度都还在摸索过程,对于政府形象的宣传还处于被动状态[1]。对于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社会时势的走向把握不到位,不能及时传递给公众。政务微博作为交流平台,没有做到与公众相互交流,公众的建议不能反馈给政府,政务微博没能充分发挥互动方面的作用,影响政府了解民意,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带来负面影响。
2.政务微博对网络舆论监管不严
对社会公共事务,政务微博的反应速度过慢,不能及时控制舆论走向。影响力度大的公共事务公众会第一时间关注,特别是有关公共道德方面的事件,政务微博在出现这一类事件时未能及时引导舆论走向,或者作了模糊的回应,会加大公众对政府权威性的质疑,损害政府形象。
3.公民对政务微博的存在不了解
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虽然拓宽了公众与政府交流沟通的渠道,但人都有自私心理,对于自身的关注度高于对政府的关注,并且一些人还存在着“只要不损害自己利益,国家怎样与自己无关”的心理。这种趋利性使得公民不愿意关注政务微博,了解国家大事。
4.政务微博定位模糊,宣传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对于构建政府形象没有明确的规划,只宣传正面形象,隐瞒不良形象。对于公民迫切想了解的信息隐瞒不报,这种宣传没有满足公民的真正需求,会引起公民的不满[2]。政务微博的宣传方式单一,单方面的发布信息,会让公民感到乏味,互动交流平台没有起到作用,会影响公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通过政务微博构建政府形象的策略
(一)发挥政务微博的主动性,加大舆论监管力度
政务微博应该主动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以体现政府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对社会热度大,影响广泛社会公共事件及时回应,主动与公众沟通,了解公众的意愿,及时完善不足。加强政务微博中的舆论监管机制建设,及时了解最新舆论走向,对于官员违背人民意志、出现的贪污腐败事件,政务微博应该公正评论以及公开评论,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二)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宣传角度,提高公众对政务微博的关注度
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制定宣传计划,让公众了解政务微博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掌握相关民生民情,有规划的发布与公众利益挂钩的政务信息,突显出政府对民生的时刻关注,吸引公众目光,并借此树立政府的公信力。
(三)定位明确,丰富宣传途径
政务微博要有明确的定位,让公民对政府形象有具体、清楚的了解。将互动交流平台投入使用,聘请专家或工作人员在线及时解答公众困惑,提高运行效率,社会影响力大的政府领导可以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沟通交流,加深官与民的联系;政务微博发布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
总结
通过政务微博构建政府形象,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增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政府通过政务微博了解民意、汲取民智公众通过政务微博了解政府意志、国家大正方针,加深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构建正面的政府形象,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兴和. 政务微博在我国政府形象建构中的困境与对策[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5):157-159.
[2]杨惠, 戴海波. 论“微时代”政务微博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建构策略——以淮安市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5):677-681.
作者简介
赵胜,1992年8月10日,汉族,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