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开放,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以及高风险性等特征,给会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会计要素、会计计量、会计基础以及会计报告四个方面浅析了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会计对策,以启发受金融衍生工具影响较大的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要素;会计计量;会计基础;会计报告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金融衍生工具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1.跨期性
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者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2.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者权利金就可以签订大额合约,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相对于基础金融工具而言价值变动会更大。
3.联动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与其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相连、规则变动。金融衍生工具是对传统金融工具进行重复融资的一种手段,它本身没有价值,只随着对应的基础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而变化。
4.高风险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其基础金融工具未来价格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金融衍生工具面临的风险包括:交易中对方违约的信用风险;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不利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市场上缺乏交易对手而导致投资者不能平仓或变现的流动性风险;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交割或付款而带来的结算风险;交易人员的人为错误或交易系统的机器故障而带来的操作风险;因合约不符合所在国法律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三、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的影响
1.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在传统会计体系中,资产和负债是反应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而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金融衍生工具涉及的是未来的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小无法确定;金融衍生工具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流入还是流出无法确定。
2.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我国会计原理对会计计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进行计量,以实际发生的金额登记入入账,一旦入账不允许做出任何改动,当发生物价波动时必须以计提准备金的方式对账务进行调整。然而,金融衍生工具从签订合约到交割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依然用历史成本计量,将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相矛盾。
3.对会计基础的影响
我国会计原理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然而,无论企业采取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都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进行确认,并不反映未来的交易事项或业务。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往往跨期进行,交易风险和报酬不再随着交换行为的发生而立即转移,许多金融衍生工具并没有明确的交割日期。
4.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报告反映的只是货币化的信息,非货币化的信息无法充分披露,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无法在财务报表上体现。此外,由于传统的会计报告体系中没有包含金融衍生工具这一交易事项,许多企业将其视为“表外项目”,严重违背了财务报告真实性、合理性的披露原则,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影响应采取的会计对策
1.关于会计要素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现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因此可以考虑扩大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范围,将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扩展到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国际会计金融准则中的IAS39号准则中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为:当且仅当企业成为合同缔约方时,企业都应该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的SFAS133将资产和负债定义为代表着一定的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并认为只要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可以可靠计量,企业就应该在期末以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调整金融衍生工具的账面价值,以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2.关于会计计量
金融衍生工具在合同签订到履行的过程中价值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以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会计计量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当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场上有活跃的交易时,金融衍生工具的市价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参考价;若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场上的交易并不活跃,可以将与之相近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市价作为公允价值的参考价。
3.关于会计基础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时间往往并不明确,单纯使用权责发生制无法充分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与报酬。因此,可以在签订金融衍生合约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当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发生变化时,用递延收益或递延损失进行后续计量,计入当期损益。
4.关于会计报告
企业可以增加“金融衍生工具明细表”,按照金融衍生工具的具体类别分别记录期初公允价值、名义公允价值以及期末公允价值等的变动。此外,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增设“金融衍生工具资产”、“金融衍生工具负债”两个科目,并在这两个科目下设立二级科目,分别用来反映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具体的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设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准备金”科目用以抵减“金融衍生工具资产”项目,在“投资收益”科目下分设“金融衍生工具损益”科目,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设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项目。
参考文献
[1]陈凌云.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J]. 财会通讯,2013,(28):124-125.
[2]赵璐,张欣哲,章沈泳. 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影响及其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0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