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培养出创新性和实践性全方位人才成为当下教育的重点。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长久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该文主要针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作出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构建;模型思想
前言
数学建模思想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数学模型,二是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了解了数学建模的内涵,就明确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模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数学模型是用数学的思维模式来描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相关情况。从广义上来说,数学思维、理论、公式抽象出来的简化结构都可以称之为数学模型。建模的过程实际上是使语言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过程,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把数学的基本方法、特殊魅力展现出来。
一 、数学建模思想的概念
数学建模思想,是指对现实的问题抽象成一定的数学理论,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找到实际量与数学理论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应用数学概念、定理及性质解决数学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教学外,还有“实践与应用”这一模块,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数学符号概念、数学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更好地实践这一模块就必须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数学的规律性,学习很吃力,甚至影响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结合数学知识的模型思想等方式,打造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数学学习,满足数学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模型思想的需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式就是通过模型思想探究出来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量关系式所体现的模型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
2.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高效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建立模型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运用数学模型思想的益处,增强对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思想。如:解决周长问题,利用周长相等的条件,必须知道面积的最大图形,长、宽、高应尽量相等;或者实际问题,即老王准备建一个人工湖,建80 米的围栏,如何使其面积达到最大?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注重实践引导,引导他们建立思想模型。
3.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模型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堂引导,建立模型思想的思维,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并熟练掌握,进而运用于学习和实践中去。例如,人教版“平行与相交”中,学生通过学习总结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的规律。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模型思想措施
1.创建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老师构建的数学模型都是通过生活中得到的,但是由于老师教授数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些数学模型的构建就不贴近生活了,而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创设生活情景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是在生活中,实际却在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数学教学中,简单的加法,可以通过让学生购买心爱的食物来学会计算,比如小明喜欢吃水果,先买了5 斤苹果,然后又买了6 斤梨,最后又买了10 斤桃子,小明一共买了几种水果。学生通过这道题,想要了解自己喜欢的水果一共是几种,就会涉及到数学统计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统计”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解决这道问题,一共是三种。
2.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建模习惯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题,都是能够找到规律的,也就是说很多数学题类型都是一样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也就是一样的。而学生由于不了解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建模很陌生。所以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建模,养成建立数学模型的习惯,并且对数学进行总结和归纳。例如,在数学内容《平行和相交》,很多学生都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不能相交,这就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建立数学模型,去寻找数学答案,这个过程让学生锻炼了思维和判断能力,从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到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注重实践引导,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数学规律,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并且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所以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建模的实践引导,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数学建模能力。由于学生的建模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建立数学模型形成习惯,以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老师可以教理论数学知识以外,带领学生学习和实践有关的数学知识。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收集近三个月的零食的价格数据,并且制作成表格,最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统计数学模型,解决收集数据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动脑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数学模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模型的构建活动中,并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以培养其构建数学模型的习惯,提高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为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杨廷霞. 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 新课程(下). 2014(06)
[2] 刘明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 教育探索. 2013(09)
[3] 毛华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1)
[4] 张春莉,邓惠平,王聍瑶,张雪,马晓丹. 数学模型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