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是科学素养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生物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生物学科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培养途径
1、生物科学素养的意义
1.1有利于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领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进行[1]。
1.2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生物课堂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角色从传统单一的授课者转变为促进者、合作者、朋友等多种身份,多种角色。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理解,易学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全面、多元性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必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
2、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对生物科学素养的定义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的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具体地说,高中生物科学素养包括:(1)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3)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3、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3.1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基础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对教师的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要求教师也要有高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提高生物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科学教育素养的首要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生物科学素养:(1)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2)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理。(3)加强教育规律的学习,多读教育文献,多听先关的讲座,多听教育学者的报告会。
3.2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收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渗透,使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动态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例如学习基因工程这一节,通过介绍克隆明星动物多莉的形成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生物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时代感,使其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3.3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的建立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生物学知识的获得是在实验中总结和提炼得。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是生物学十分重要的任务[5]。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注重实验内容的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首先,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实验,可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6]。比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这一实验,学生完成课本要求以外,还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引发学生思考,运用于生活当中。其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生活现象,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如:位于窗台上的花,为什么一面向光;为什么秋天枫叶才红;古诗“春来江水绿如蓝”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即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
4、结论
生物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开发各类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引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
[2] 李耀慧.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3] 丁如兵.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实践内容的有效融合对策[J].生物学周刊.2016(23)
[4] 陈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5] 孔霞.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J].亚太教育.2016(21)
[6] 陈欣.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