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加速推进当今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变革,其中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的灵魂人物,人们越发认识到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要点
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直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而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班主任素养能力如何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班级作为组成学校管理的最小单位,管理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由此可见班主任作为在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引领者以及教育者,提高其素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为了使当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水平以及管理质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分析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的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
在当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群体中培养核心素养,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更加认可教师的管理,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而具有良好素养的班主任,也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此外,在中等职业学校落实提高班主任核心素养,还可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促使学校管理水平可以更上一个台阶,从而达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1]。
二、分析当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现况
首先,对学生无法一直同仁。班主任同普通的群体一样,会因自己的喜好以及眼光去衡量或看待他人,这导致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在班主任眼中一视同仁,致使学生无法体会到班级管理的公平与公正性,从而使得班级管理失去了约束力,无法起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其次,当今班主任存在劣质评价的现象。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很容易出现“对人不对事”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听到班主任的评价后在心理留下创伤,并使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同时学生在受到教劣质评价的重伤后,会与教师产生距离,从而无法融入到班集体中,久而久之产生脱离班级的现象;最后,当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存在工作心理较为消极的现象。由于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较为迅速,使得有些并未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陆续走入新的工作岗位,而这一类较为年轻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并不成熟,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让班主任感到慌张,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使得学生和班主任产生距离,在情绪激动的班主任面前感到恐惧,从而无法提高管理质量,并制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2]。
三、探析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的要点
(一)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班主任若想提高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广布学习的“触角”,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符合自身管理习惯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需求的工作体系,并在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不断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管理理论以及教育技术,从而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班级管理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促使班主任在专业素养的不断累积下,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并为教师育人提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成为核心素养实践者而不是空想者,使得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3]。
(二) 拥有平常心工作踏实务实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落实有效实践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提高核心素养,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过程中工作千头万绪,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班级管理质量,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懂得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常心去对待工作与学生,使得班主任工作心理积极健康,为成为一名具有核心素养的班级管理者奠定心理基础,从而更加从容的应对工作中的更多挑战。此外,在班主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影响下,学生也会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4]。
(三) 科学使用评价策略提高教师核心素养
良好的评价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并感受班主任的关怀,而恶劣的评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内心,还会激发处于中等教育年龄段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不服从班主任管理,甚至逃避管理等消极现象。基于此,教师应注意评价科学性,从而为提高核心素养提供前提条件,而落实科学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采用公平公正的评价态度。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各不相同,一旦学生矛盾发生在学习较好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群体间时,教师则会出现默许学习较好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现象,致使另一方严重感受到教师的不公正待遇,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产生质疑,从而萌发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将与班主任管理理念背道而驰,成为让班主任头疼的学生。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应秉持公平公正的评价态度;二是采用进退有度智慧型评价态度。在班主任进行评价时应避免与学生站在对立面上,态度和缓且友善,促使学生可以听进去班主任的教导,从而达到提高班主任管理质量的目的。其中,班主任积极落实科学评价策略的过程,就是班主任提高核心素养的过程。此外,班主任在进行评价时也应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学生心理发展保持同步,从而使学生从班主任对立面转变为协同班主任共同创建和谐班级的行动者,达到提高班主任管理成效的目的[5]。
(四) 开启学生监督模式促使班主任核心素养得以提高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并期许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核心素养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从而为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奠定基础。然而,受教育资源限制,有些班主任还身兼数职比如兼任学科教师或学校其他工作等职位,致使有时会出现班主任工作落实不到位或管理质量欠缺等消极现象。基于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开展“班主任监督模式”,促使班主任的日常行为以及工作表现均在学生的监管之下,而对于监管内容学生可在班会上反馈给教师,如班主任本周迟到次数、班主任本周落实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管理效率等与学生切实相关的内容均可作为监管模式的组成部分。其中,学生对教师进行监管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并围绕学生关注重点以及对教师的期许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良性互动,还可以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并使得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将班主任设为“目标”,在班主任良好的核心素养影响下,使得学生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更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院校作为向当今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班主任管理质量以及综合素养,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核素素养得以提高,班主任应秉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日常管理、评价以及教育时均以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导向,从而使班主任核心素养更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提高中等职业院校管理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晓静.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谢敏.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角色的嬗变[J].职业教育研究,2016(4):50-54.
[3] 刘敏.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J].学理论,2015(9):239-240.
[4] 乔金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职业素养[J].学园,2014(6):184-184.
[5] 赵晓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5(3):48.
[6] 吴家伟,高颖.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