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注重体验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注重体验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作 者:马秀英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三十铺小学 731500)

摘   要:高斯(数学王子)说:“数学是科学之王”;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哈尔莫斯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笔者觉得,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是我们生活中的文化,她既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教学体验,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体验数学

新《数学课标》中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更负载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那么,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切合实际呢?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呢?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以生活的小事,激发学生兴趣
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其实,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三位老奶奶买完苹果,在楼下碰面聊天。张奶奶说:“我买的苹果16元4斤,真便宜。”王奶奶笑了笑说:“不不不,还是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12元3斤。”刘奶奶摇了摇头说:“你们买的都不如我的便宜,我买的苹果8元2斤。”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位老奶奶?”学生有的就说:“刘奶奶的最便宜!”还没等他说完,就有同学反驳:“老师,她说得不对,三位老奶奶买的苹果价钱是一样的。”我赶紧问:“是吗,小组赶紧研究研究给出你们的理由吧? ”……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画面中,自然而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以“生活画面”,形象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本就应当着源于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去解析数学,让我们以生活中看的见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化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乘法运算这一内容时,可以展示生活情境:学生喜爱的快餐店,同时出示一个标价为8元的汉堡包和一杯标价为5元的可乐,问学生如果让他们买这些食物多少钱。然后再加1杯可乐,问:“现在你应付多少钱?”学生列式是“8+5+5”或“8+5×2”。讨论“8+5×2”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在讨论之后,统一认为该先算5×2,教师立即追问为什么先算9与2的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根据具体的事例说明:因为买的是两杯可乐,如果先算8+5再乘2就是两份汉堡包加可乐了。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当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去开展讨论、研究甚至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小树立起好学、好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总结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了升华。
  三、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便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可尽量设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
1.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师要尽量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讲解。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测量门窗黑板的长和宽。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方面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2.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任何知识都是必须要学生自身参与实践,才能真切体会其生活的价值,才能学以致用。所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生活的能力,就要加强课外活动。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在课堂结尾,设置一些来源于生活,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联系,是一堂课的延伸,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动脑动手相得益彰,培养了数学的能力;而且它还能启发学生去试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带给学生探索奥秘的无穷乐趣,和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使学生感到数学这门学科奥妙无穷,数学兴趣大增。
  总之,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应该数学,养成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又将数学思想反作用于生活。让数学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多位数乘除法教学与训练方法的探讨[J].冯春秋.珠算与珠心算.2013(01)
[2]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点滴体会[J].李春英.学周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