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窦占武 (吉林省双辽市红旗街中心小学 136407)

摘   要:潘新和所说:“语文教育的价值维度,即人的生命的同一维度,其终极意义都是指向言语表现与存在。”因此,帮助学生锻炼理解语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体味语文的情感是教学的要求。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教会他们在生活中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身感情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激励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育;教育应用

1、 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教学能够从认识的角度上来改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对于事物的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物质奖励、榜样的激励等措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不仅仅能够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迎刃而解。
1.2 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的建立
要树立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表扬。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大多教师都是比较严苛的教学,常常对学生是有错必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没有一个合适的纠错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息,从而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少使用批评性语言。才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的建立。
1.3 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可能力
激励学研究表明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能够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如果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认可,以提升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奠定坚实的语文自信力。激励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不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作品中的人物或情景,还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即使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教师也要宽容对待,不要嘲笑、呵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1.4 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自然信任教师,进而能够听从教师的指导。而激励教育就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当然,教师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传递自身的情感,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当学生受到激励和表扬时,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真诚的关爱与鼓励,通过领会教师的真情实感,使师生关系更亲密。因此,适当的激励教育能够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2、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2.1 语言激励法
语言是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语言激励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对话来表达自己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肯定、鼓励和支持,意在是学生能够再接再厉,能有更大的进步。语文教学中,本就有大量的语言表达,所以,用语言来激励学生就是一种最便捷的激励方式。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增强信心和勇气。同时,教师也可在批改作业时为同学留下一两句话,发掘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教师在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时,需注意语言表达应当清晰明了,态度鲜明,以免引起误解。
2.2 榜样激励法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对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而言,榜样是其学习的最好激励方式。榜样激励,就是通过树立典型为同学们作出示范,以此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教师不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应该是学生前行的引路人。榜样激励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当“以身作则”,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为学生做出表率。因为,教师的行动既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无形的榜样,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同时,教师可以将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典型代表,鼓励大家向其学习,使得大家在学习上有赶超的目标。再者,教师还可引用历史伟人的英雄事迹为榜样。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2.3 情感激励法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师在对其情感上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面对的是亲切和善的教师,能够在充满关爱与温暖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不仅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其塑造健康的心理与完整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激励学生时,需注重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在课堂上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投入真挚的情感授课,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课后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怀,在支持与鼓励中不断成长。
3、结语
管理学早在6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激励”对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作用。同样,“激励”也是适用于教育的,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真情的投入、踏实的付出,才能使激励教育发挥出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找出适合学生的激励方式,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段俊芳.小学语文激励性评价[J].学周刊,2011,26:121.
[2]牛宝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2:106-107.
[3]谭影.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影响[J].品牌,2015,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