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 者:周凤俭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起驾店小学 271000)

摘   要: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认字能力、丰富知识的过程。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识字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坚持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有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强调让学生抄写和背诵,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也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的学习上。这些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阻碍了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课后问题的解答,并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抄写和背诵,但是不注重满足学生阅读情感的需求,也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因此影响了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小学的语文教师没有全方面把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小这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这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许多语文教师在完成阅读技巧的教学任务时,就像讲定理和概念一样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加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负担,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而学生也是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因此无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分析、判断和比较能力,以及领会和把握文章词句的含义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标准就是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有些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时机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概括文章的内容。在教学时还采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理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学习《荷花》时,教师可以提前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文章所描述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在哪儿看到过荷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一些荷花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荷花的世界。通过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更好的抓住文章的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参与到阅读训练中,形成主动阅读的意识,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少,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讲故事引入新课的方法,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图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金鱼和渔夫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情感,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习完以后,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在班级进行评比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不但只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培养,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分辨有意义的书籍,有意识的选择些教育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的书。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特点和爱好的书籍,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一些优美的句子、谚语和格言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着学生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还要把握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做好课外阅读的拓展工作,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玉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2):226-226.
[2] 刘界玉.初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