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 者:张惊宇1 谢芳萍2 张力娜1 (1.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150081)

张惊宇1   谢芳萍2   张力娜1   初婷婷1   郑永慧1

(1.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150081)(2.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   515107)

摘   要:对于医生职业来说,人文素质与道德品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作为医生所需要的医学修养水平,还关系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身心健康。因此,需从医学生阶段,重点抓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医德、有技术的现代医生。但就目前来看,当前医学院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院中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促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问题分析;策略分析

著名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经说过:“医师需要具备一颗清醒的头脑与一副慈悲的心肠。”他将医师的人文素质与其医学水平相提并论,可见他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我国自古以来也强调医生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行的培养,这说明人文素质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建设对于医学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医院与医学院正实现与市场的顺利接轨,而市场的多元主体与其附带的作用使得医院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丑闻时间屡屡被揭穿等等,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说明了医生这一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医学院入手,狠抓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人生观,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建设,珍视生命,关爱生命,并将这理念付诸行动。
1、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1人文教育理念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在教学中比较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则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而教师的这种态度又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使得学生的也无法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自身医德水平的重要性,学生虽然有着专业的、过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但是人文素质不能随之一起增强,十分不利于培养人各健全的、知识与品德并修的医学人才队伍。此外,教师也忽视了对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与医学相关的思想观念的演化历程、价值遗产和理论渊源等,导致学生在专业医学素质这方面也出现了空白。因此,在人文教育理念方面,教师需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教育力度。
1.2人文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
据某项调查显示,医学院的学生最有意愿选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美学、伦理学和哲学等,在人文社科累方面的课程有艺术类、历史类等,而且学生认为医学院最应该设置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和行为医学等,这些与医学生的本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陶冶医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知识视野、健全自身人格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医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有些人文课程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占了绝大部分课时,不能与医学专业素质协调发展,而且有些教育内容缺乏具体的内容,理论性强,实效性差,缺乏医学关联性,未能实现与医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医学院人文课程的设置方面还须不断加强,进行整体优化,增强结构的灵活性。
1.3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单一
医学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便是理论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将人文知识的考试成绩代替了对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以为自身的人文素质考核成绩达到了标准要求,从而产生麻痹大意的现象。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考察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利于把人文素质教育引入到正确的素质教育轨道中,而是使得医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趋向于应试教育方向发展,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
1.4医学教育的方法单一
在医学教育中,也会出现一些高校教育中的通病,因其教育制度也是沿用中学生的应试教育方式,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名词的解释和知识性内容的灌输,忽略了教会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推理锻炼,对于同一个问题,不能从不同角度和方法进行思考,无法真正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担任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缺乏医学科学知识,而担任医科教育的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因此,较难做到传播医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相关的人文精神内容。
2、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分析
2.1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针对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才能真正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为增强师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意识,学校可以加强力度,开展一些与人文素质培养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学校的每一位师生、职工以及带教教师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活动中认识和领会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学生接触更多新的素质教育知识等,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信息网站、广播系统和现实环境等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一种浓厚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2建设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应当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之内,将之与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医学保健科学基础等基础学科并列在一起,创建崭新的、完整的医学教育体制。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须不断完善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构成较为合理有效的新课程体系:三层体系。基础层面,需要有文史哲、音体美、心理学等课程;中间层次的是人文科学与医学相结合产生的课程,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等课程;最上面的层次是综合课程,包括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和运筹学等,这三个层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中间层次的课程将人文学科与医学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单纯地讲解某一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原理内容,而且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等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运用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本身人文素养的不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较强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且,针对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课程教师各自的优缺点,学校可以要求这两个课程的教师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让更多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兼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促使这两类教师相互学习对方的知识,不断促使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还须建立专门用于培养教师人文素质的机构或者部门,对担任医学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一支同时具备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是建设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2.4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利用好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为学生的创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首先,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探讨人文问题,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坦诚、和谐相处。其次,是实践性教学,这一点下文中会以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说明,但这里说明的是一种偏于“体验性”的实践方式。即由教师创设一种实践活动情境,如病户在看病时出现的各种状况和困难等,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起演绎一出“医患关系”,从一个反面角度,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省,这样能够给予学生更加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
2.5注重在医学实践中培养人文素质
医学学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将人文素质的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见习和实习阶段中。如学院可以组织相关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可以让医学生就其实习阶段遇到的医学案例,进行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分析以讲解,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和政治等不同角度去解剖、分析这个案例,将课堂上所学的人文知识充分运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再将自己的结论或者想法观点等表述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起其中的人文精神现象。学生在一年的实际实习过程中,一定对医生这一职业的任务素质教育产生了新的想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强化他们对患者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爱护与珍惜,从而锻炼自己要求自己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3、结语
总之,为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医学院需要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为医学事业培养一批既有高超医学知识与技术、又具备高素质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医师队伍,不断减少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恶劣的医患事件,缓和医患关系,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促进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郭平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0):198-199.
[2] 李泽筠.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3):180-181.
[3] 肖松舒,屈梦园,袁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6-17.
作者简介
张惊宇(1979—),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