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运算律”为例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以“运算律”为例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作 者:高学梅 (安徽省马鞍山含山县林头中心学校 238161)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主动参与具有丰富生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的结论。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并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运算律;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索、思考感悟数学知识。通过学习形成数学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感悟,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觉得进行独立学习,并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主动克服。本文以小学数学运算律的教学为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学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并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举行联欢会,让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统一服装,一件衬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可能会提出:1、买6件夹克和6条裤子共需多少元?2、买6件短衬衫和6条裤子共多少元?3、买6件夹克比买6件衬衫贵多少元?诸如此类的问题。乘法分配律学完以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理解拓展,并让学生认真思考后总结规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使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等引导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其他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与讨论,并用举例的方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感悟研究数学的方法。
二、让学生进行自悟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悟。如在学习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境,有18个女生在跳绳,25个男生跳绳,有26个女生踢毽子,然后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利用加法进行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说出加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启发,并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最后通过交流得出结论后汇报,让学生最后得出(a+b)+c=a+(b+c)的结论。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时,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一个等式把上述问题中所有的等式都包含进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让学生进行错误自纠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在遇到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让其他学生说出答案,也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同化学生,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反思,让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让学生通过纠错激起思维的火花。如在用简便方法计算24×25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出示学生的错误做法,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纠正错误,并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以平常的心态宽容学生出现的错,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通过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理清做题的思路。通过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并解决错误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新课程的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不单纯的局限于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反思的能力。如学完乘法分配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是否对所学知识还存在疑问。教师也可以列出标准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并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帮助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代替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并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小林.基于目标引导,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和重要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217-217
[2] 崔小菁.核心素养在课堂 ——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6,(9):44.
[3] 史春兰.试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J].魅力中国,2017,(10):162
[4] 陈明艳.谈数学自主学习中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6,(62):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