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作 者:丁金瑞 (山东省德州市第十一中学 253000)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模拟思维网络系统进行记忆、归纳、创造的强有力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观察、思考规律,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简单却又极其有效,被大量用于各个领域,在历史学习中思维导图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历史学习;布局

一、更快速的记忆历史内容
首先,思维导图的布局,构建了主题包括的所有环节,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先使学生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再采用树状分支结构的图形,动态的、直观的、连续的分解主题、解释主题,这种记忆方式符合人的右脑记忆方式,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对历史知识予以凝固,镶嵌入学生的大脑中。
其次,思维导图能直观地给出主题的概貌,无需学生在头脑再次重新生成。思维导图的独特结构和人脑内部的神经元结构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从一个中心伸展出去,通过不同的分叉,再和另外一些神经元相连接。它们的每一个分支,都代表着与中心有关的一组内容,再配上活泼可爱的图标,让学生能更生动地回忆出知识点。而分支末梢需要完善的具体内容,则留给学生一个时常思考、探索的空间,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自然地学到并记住了课本内容的具体描述。
思维导图运用于历史学习,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记忆速度之快连学生自己都感到吃惊。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又学会了如何强化自己的记忆力,在学习中会更得心应手。
二、更系统的体现知识框架
首先,思维导图把发散性思维发挥极致,可以激发联想与创意,将零散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知识体系。历史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来设计单元内容,中心明确,分支清晰,层次感极强,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路,效果明显优于用笔列提纲的方式。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分解每课或每单元复杂的知识网,使结构变的清晰、直观、一目了然。
其次,思维导图不但强调发散性,还强调逻辑性。历史长河浩如烟海,但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时代特点,每一个单元都可以自成体系,每一个专题都能理出一条或几条清晰的发展线索,思维导图的运用恰恰把这种发散性和逻辑性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把握灵感;又可以帮助学生通观全局,条理分析。
最后,思维导图还体现着历史知识的整体性,一张思维导图都有一个(或几个)主题,思维导图让学生第一眼看图时,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学生的头脑中呈现的相关知识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主题的,关联的知识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但分支再多,都有一个出发点——主题。构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这些知识都是一个整体,不会被生生割裂开来,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三、更迅速的拓展学习思路 
首先,每个人想问题时,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中学生的思维更具有跳跃性,能产生丰富的分岔,他们喜欢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会不断有新思想、新发现和新感受,这会鼓励学生思索的兴趣无止境地涌动,把课堂上老师讲的相关知识淘洗一遍,以便完善自己手中的作品,大脑在这些不断的新刺激下,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一份开拓性的历史思维导图便会完美诞生。
其次,思维导图的分支,是由一个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来构成的,次要的内容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支干上,各分支再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这种层次感强、节点结构多的视觉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补充、拓展欲望,特别是在完成一个单元或专题的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更愿意把分支层次化,把节点(即知识点)细化,构建自己满意的作品。孩子们的创造天性在历史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自然释放,学习达到如此境界,不是每个教师最大的夙愿吗?
最后,科学研究已证实,人的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语言、判断、分析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视觉、美术、音乐、想像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历史课要求学生记忆、分析、归纳,进而判断、推理,最终能跨越时空学以致用。思维导图运用于历史学习,完美的把左右脑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大脑各自的作用。学生在构建一份历史思维导图时,可以集记忆、分析、理解和视觉、空间记忆、美术于一身,不但发挥了日常学习中左脑的作用,把右脑潜力也充分挖掘出来,孩子们就能表现出无穷的创造才能。所谓智力开发,历史课堂上的构建也算是成功典范了。
四、更快速全面的复习旧知识
历史复习是记忆力和综合能力两者的结合,它需要一种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为目的的、积极的、有创新的训练。传统历史课堂的复习方法多是文字式提纲、图标式罗列的总结归纳,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又不利于快速记忆,事倍而功半,让师生苦恼不已,思维导图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首先,思维导图能直观地表达各个历史主题和分支的结构,学生在复习时无须再花费大量时间去整理主题的结构,看一眼自己整理过的思维导图,便轻松的从上面罗列出所要复习的内容,能达到快速而深刻记忆的目的。
其次,每张思维导图都是学生亲手创造,创作过程中的成果已然绘制在纸上,看一眼自己倾注心血完成的“作品”,记忆的深刻度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随着历史课堂内容的增多,历史长河中许多关联的事件、线索也会陆续出现,把这些分散于不同思维导图的知识点整合,大量历史知识点便呈现于与之相连的各个思维导图中,再把不同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些知识点再次整合,一幅完整、完善、完美的历史画卷便跃然纸上,学生在复习时运用思维导图,惊讶于自己的发现,陶醉于历史知识的整合,复习起来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只是初探,但其强大的功能,超高的优越性已经显现,它正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强化思维,最大限度的提升着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期待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中,成功运用思维导图,让其为自己的历史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