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

作 者:伍才慧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 415311)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教育信息化被逐渐提上日程。学校必须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比较枯燥无味,并且记忆性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对于该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必须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评析;应用策略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界的地位越来越高, 懂得并掌握这门技术成为每个现代人的需要。 对此,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 并采取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采用, 这也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最感困惑与迷茫的。因此,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评析,并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
一、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简要评析
1.示范演练教学法
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一般采用的都是示范与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所讲内容的操作方法通过电脑给学生做示范,并且详细地将步骤进行演练, 此方法适用于操作过程短、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将所学内容逐步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演练过程,将所学内容掌握。 在教师示范、演练完成之后,学生再自己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学生会将理论知识在操作过程中慢慢地进行消化、理解、吸收,从中体会其中的成就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听做结合教学法
听做结合的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并且跟着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操作练习, 这种方法是比较常规的、死板的教学模式,高中生正处于比较叛逆的时期,个性张扬,所以听做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高中生, 如果要想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起到有力的效果,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个性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风趣幽默,可以生动活泼,这样的教学风格才会更加吸引高中生, 才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吸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主题研究教学法
目前主题研究教学法是比较受高中教师与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新颖、先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主题研究教学法,是教师将所教知识划分段,将具有相同点或有联系的内容放在一起,并且将这段内容放在同一主题下进行讲解。 这种教学方法一般会采用分组分段的模式进行课堂授课, 能够将知识点系统化、完整化,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将所学内容掌握,是比较先进和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目前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但是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还未发展成熟、完备,仍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揣摩、加强与完善。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创立情境优化课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目前的课堂教学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偏科现象,对于需要进行考试的科目,学生和教师都比较重视,而对于那些与高考成绩无关的、对升学没有重大影响的科目,都采取不在意的态度,这导致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不是很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创立情境,优化课堂”的教学法。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教师将所讲主题用创立情境的方式引入,例如在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简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收集有关计算机的资料,并且亲自动手描绘或者制作自己脑海中未来的计算机,在课堂上将自己关于未来计算机的想法展示给同学, 通过这种创立未来计算机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不仅会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打开高中生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基础性的奠定。
2.分组合作提高效
虽然电脑在这个时代已经比较普遍了, 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的信息技术知识很多人还是没有精确地掌握, 特别是对于高中的学生,由于好奇与个性,高中生大部分都是对电脑游戏比较熟悉,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向着专业方面进行发展,不是滥用电脑。 让学生“分组合作”是目前相对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些对所学内容掌握比较快的学生也会得到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才会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联系实际学有所用
目前我国的教学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 为了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方法改善这一现状,在教学中采取“联系实际”的方法就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图像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 就像随处可见的各种广告牌,广告影像都是信息技术的体现。 ”学生:“我们看的电视上丰富多彩的画面也是信息技术的体现。 ”教师:“对,看来这位同学是比较喜欢动脑的,既然信息技术这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图像处理。 ”之后再展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养,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收获学有所得。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适应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将教学质量再创新高。
总之,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到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出和谐优秀的课堂。“ 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 , 一 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状况、教材内容、 学习场地等诸多条件来合理地采用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参考、 借鉴成型的教学模式、 方法, 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只要信息技术教师本着学生发展的原则, 理性看待、 多样采用、 创新应用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必然会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剑萍,魏薇著.教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15,(2).
[2]钟柏昌, 李艺著.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杨建设.素养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教改聚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