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的实施与探索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的实施与探索

作 者:文 化 (湖南省石门县第五中学 415308)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推进,学生社团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效补充。正是由于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管理者的青睐,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成为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成为热门话题。
关键词:学生社团;课程化;实施;探索

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产物,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石门五中从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已将近三年,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是利大于弊。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为了促进学生社团更加良性发展,社团校本课程化成为思考的首要方向。石门五中在社团建设初期就将“农村高中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申报为市级研究课题,积极与社团指导老师共同探索中学社团发展之道,收获颇多。现就石门五中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的实施与探索做简要的梳理,以供同行参考。
一、正确理解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
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是指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在时间和场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使其具有其他文化课程同样的地位。换句话说,学生参与社团不仅是参与一项活动,更是参与一项课程。
将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是为了学校更加规范的管理和开展社团活动,让其更加有力地担当“第二课堂”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又具有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自主性课程,是基于学生共同爱好等、由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的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同时,学生社团课主要以实践形式为主,实践性和自主性是学生社团课程最基本的特点。
二、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的实施策略
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制度上就已经明确要求了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内容的生活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没有压力的学。
首先,确保全员参与是保证社团活动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们规定,高一高二年级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在每学期期初可以申请一次调动。这样,每位学生就可以有参加四个不同社团的机会。在每个社团中,既有负责社团内日常记录的学生干部,又有社团间负责日常巡查的学生干部,目的就在于详实记载学生每次参加活动的情况,为期末的评比提供有力的证明材料。这样做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体,明确自己的责任,更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
其次,是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展社团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得到充分的舒展,只有给学生以极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团活动发挥最大作用。要使每一个社团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的协作、交流中学会合作、体会责任、品尝甘苦。例如学校的“光影社团”每学期组织三至五次小组活动,每次活动主题都是围绕传统节日、大型校园活动设计宣传海报进行。指导老师首先是给学生分组,然后是小组推选组长,分工协作进行海报设计。从效果来看,应该是达到了预期目标。从海报的创意到素材的收集,再到后期制作,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体会到了乐趣,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是重视体现社团活动的生活性。学生社团是反映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自主积极地参加活动,让兴趣爱好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以年轻而敏锐的嗅觉发现吸收着外界的时尚,并把他们注入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鲜血液。所以石门五中在社团活动的内容上十分重视它的生活性。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只会读书的学子。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才是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
三、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的实施成果
自社团活动进入校本课程体系后,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规范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制度的约束、时间和场地等条件的保障让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让社团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在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各类社团的成果让全校师生都刮目相看,更让校园外的家长们都纷纷点赞。石门五中尝试构建与开发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绽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
1.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丰富了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问题永远是学校的核心问题。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就缺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发校本课程,目标不是编写大量的校本教材,而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的教育需求下,学生社团算得上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亮点,能够很好地引起校内外的广泛关注。
2.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发挥了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它丰富着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促进青年服务社会,获得道德和艺术发展,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追求快乐的人生观等。尽管目前石门五中学生社团数量不多,规模有限,但社团的确已经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3.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促进了社团的良性发展
社团的课程化设置丰富了社团的自身功能,扩大了社团的影响面,让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一方面满足了学生自己的求知锻炼需要,另一方面也促使社团真正成为了学生发展的良好载体,拓展了社团的教育功能。此外,社团课程化的设置也大大增加了社团的积极影响力,对社团精神的传承,组织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社团良性发展铺就了道路。
四、总结
实践证明,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化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只有得到全校的支持,社团活动才能持续地健康地发展,而不至流于形式。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更是搭建良好师生友谊的另一种方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社团活动定会成为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 赵瑞情.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J]. 高勇.  教育. 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