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推进历史教学新课改的进行。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的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乡土历史文化与历史教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家乡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喜欢上历史。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初中历史;融合;策略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文化是对历史教学的补充,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素材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空间。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因此初中的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一、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
据调查发现学生对江苏南通的乡土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较少,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说出江苏南通清末状元张謇开创“实业救国”的少许行动,更遑论对江苏南通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关注较少。大多数学生对乡土历史兴趣不高,关注的不多。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许多教师却积极性不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任务,对自己在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部分年轻教师愿意在课堂上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也能够在教学中把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灵活的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但是他们本身的工作经验不足,对乡土历史研究也不充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资源的利用是零散、随意而且无计划的。也有部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也会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很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乡土历史文化知识的补充,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把学生身边的资源与历史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乡土历史文化知识时,需要利用大量的实物增加对事物的认知,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课外实践,但是由于受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少有教师组织学生对乡土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因此导致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发流于表面。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策略
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初中的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来导入新课。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本土的历史资源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历史就在身边,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中国革命战争时,可以先出示如皋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海安新四军联抗纪念馆等,让学生有机会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样的导入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2.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初中的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本地的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校本课程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文物和纪念馆以及一些遗址。如南通中学、南通师范学校、通师一附、通师二附,特殊教育中心保存的历史遗存,又如南通博物苑、更俗剧院、海安新四军联抗纪念馆,海安青墩遗址、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学生对这些地方并不陌生,但是却缺乏对这些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通过参观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知识。也可以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家谈等活动,充分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初中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文化、经济的发展,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家乡的历史时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在新鲜和好奇的驱动下,对学习历史越来越感兴趣。
3.结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的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和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史、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本地历史上的感人事迹以及名人名事,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师在组织学生参观人文景观时,要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以及总结反思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感受到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历史就在身边,进而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见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初中的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把一些乡土资源作为校本教材,如把南通的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开创的实业以及新四军当年在南通的活动作为历史教材的补充教材,进而通过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对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大自然和历史。
结束语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这笔不能忽视的财富。在开发和利用江苏南通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时,历史教师要根据历史史料真实适用的原则,注重对本地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把风俗习惯、乡土文化知识融合于历史教学中,让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资料进行查找,并灵活的把乡土历史文化与历史教材相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乡土历史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提高他们关注家乡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传承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静丹.赵国乡土史课程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 黄春兰.把乡土历史文化融入历史课堂教学的时代价值及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43-43.
[3] 吴春燕.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扬州地区为例[D].扬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