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弱,人际相容性差、心理承受力低、学习缺乏主动已成为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怎样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让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焕发活力?奎屯市一小做了大量的有益实践,探索出“四自四会”德育教育模式,使孩子们既有快乐的童年,又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理;自主;自育;自强;创造
引 言
众所周知,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但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笔者认为,小学生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期。应当把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之重点;但不唯养成教育,而是建立大德育观,拓宽德育内容。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生活技能教育等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一切活动之中,积极贯彻国家“德育为首”、“全程渗透”的政策。教育方式上,强调自主塑造,反对保姆式德育、警察式德育,积极推行主体德育和学生自治,把德育的参与权、体验权、内化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理生活、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强能力,这是奎屯市一小探索“四自四会”德育教育模式的核心和精华。
一、在自理中学会生活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阶段。学校从生活自理、学习自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种不同内容和层次来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如:长期坚持“五自”争章(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五小”(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标兵、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同学的小伙伴、社区的小卫士)评比活动,培养自理意识、自理能力。开展防震、防火、防暴恐、防欺诈等知识讲座和演习活动,锻炼自护、自救能力。采用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把自理当作一种美德、一种习惯,让学生在自理中学会生活。
二、在自主中学会做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学校提出: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努力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处事。学校实行大队干部竞选制、中队干部人人轮岗制,给每一个学生挑战和历练的机会。这样小到班级自治、学校的文明监督岗、护绿护校队、红领巾广播站等日常管理,大到策划、主持学校、社区的各项活动等,学校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并在角色体验中懂得“要做事,先做人”、“从小立德,长大立身”的道理;培养了心中有集体,眼中有他人,明礼诚信、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在自学中学会自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此,学校以课改为抓手,让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积极自育。同时抓住小学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长期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积淀文化底蕴,传承民族精神。如坚持“每日三读”(早读15分,午读20分,暮省30分 ),“每周一课”(阅读课),学校开放阅览室,走廊有阅读吧,学生人人办借阅卡,班班有图书角,家家有图书柜,举办经典诵读、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手抄报展活动,每学年评比“读书小硕士、小博士”、“书香班级”、“书香之家”等,让师生浸润书香,与智者对话;书写日记,与文明同行。快乐阅读,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更让阳光住进了学生们的心里。
四、在自强中学会创造
梭罗说“再也没有哪件事,比全心全力提升人生更令人鼓舞的了”。为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充分感受自我超越的价值,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每周两次课外活动,结合每学期各类“百星”评比,让学生在自立自强中激发创造力。全面实施弘扬民族文化的《市一小学生“五个一”技能训练方案》。即:1.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通过朗读、演讲、口语交际等形式考核提高。2.会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为增强师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陶冶情操,学校申报了国家级写字课题《正确、规范、美观,在层层递进式的评价中提升师生素养》,提出“写美的字,做美的人”,每天练,每月赛,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实验三年,已有一百多人次在自治区教师“三笔字”比赛中获奖,学生写字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一小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写字课题先进实验学校”。3.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学校从兴趣出发,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景,普及中华少儿武术、集体舞、乒乓球等大课间活动,开展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愉悦身心,全面发展,因而被评为全国传统体育运动学校、自治区田径运动示范校、伊犁州足球运动示范校。4.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学校根据奎屯文化资源丰富,一小艺术教师整体素质高的优势,确定了“以美育德”的指导思想,构建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在学科教学和艺术实践中以美育德。通过人人唱国歌、少先队队歌、一小校歌,弘扬爱国、爱校情。通过艺术之美,丰富生活,滋润生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现初步形成了德艺双馨的良好局面。学校“苗苗艺术团”就是雏鹰学艺、放飞梦想的地方。每年的“艺术节”,百人合唱团、管乐团、舞蹈班、竖笛班、葫芦丝班、电子琴班、书画班在全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中频频演绎精彩。5.学会一项设计制作技能。有句话说的好,“人们不喜欢自己没有参与的计划”。为此学校让师生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班级文化、校园文化,自己品位集体智慧的成果。走进一小,“60年辉煌历程”震撼人心,师生自己搜集创造的名言警句动人心弦,“教师风采”令人骄傲,各类“小明星”闪亮登场,师生作品精彩纷呈,班班有亮点,教研组有阵地。绿化带里的“温馨提示”、楼道内“小脚丫”、卫生间的小动画,让师生足之所至,目之所及都渗透着人文关怀,让德育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愧为自治区首批德育示范校的称号。
结束语
学校探索“四自四会”教育模式,不是梦想把所有的人培养成拔尖人才,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让每一个生命在历练中飞扬。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自觉,激发潜能,为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做好准备。相信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会坚守这个“本真”,不断探索,“用孩子心里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让每个孩子带着理想和自信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