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课堂提问设计是教学互动生成的钥匙

课堂提问设计是教学互动生成的钥匙

作 者:邵丽敏 (山东威海乳山教学研究中心 264205)

摘   要: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今天,我们的课堂中还是不乏这样的教学:一堂课老师不停地在问“……对否”?“……,是否”?学生对答如流,看似很精彩,其实多无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丁钢院长指出:“这是一种猜谜游戏,是一种圈套,是教师为学生挖的一个陷阱,课堂上没有真正意义的教学互动,这样的课堂只有教没有学”,如何让课堂真正互动起来,需要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有效提问

引言
在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今天,我们的课堂中还是不乏这样的教学:一堂课老师不停地在问“……,对否”?“……,是否”?学生对答如流,看似很精彩,其实多无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丁钢院长指出:“这是一种猜谜游戏,是一种圈套,是教师为学生挖的一个陷阱,课堂上没有真正意义的教学互动,这样的课堂只有教没有学”。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想实现课堂有效互动教学,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有老师经常报怨学生:“怎么就是启而不发”,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没有很好的设计问题进行课堂有效提问造成的。
现结合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的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对地理课堂提问的看法。
一、设计有“趣味”的提问,激发学习的兴趣
地理课程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宇宙的奥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奇观等,地理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以便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将其设计成所讲授内容的有趣问题。如在“高寒的青藏地区”一课的导入中,在组织学生看完有关青藏地区的短片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看到了“高寒”的“世界屋脊”,大家是否知道这里也有“西藏的江南”、有“葱茏青山舞银蛇”的奇观,想深入了解这里的一切吗,几句话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我们干脆到西藏去游历一番怎么样,我们去西藏应作哪些准备呢,有的学生会说去西藏要先看地图,这时教师可顺势让学生打开《中国地图册》,找一找青藏地区,说出青藏地区的纬度位置,这样便轻松地导入了新课。
二、设计有价值的提问,享受探究的快乐
新课导入后,关于青藏地区“高寒”自然特征的成因,根据“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原理,学生比较容易总结出来,设计这样的提问绝对会让学生产生疑问:“独特的高原气候对农牧业生产有何影响、海拔高与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何关系、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它对农作物的产量有何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有了疑问,产生探究的欲望,自然就参与到学习之中,借助图文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这一过程是快乐的,教师不可以剥夺学生的这一参与过程,只需在学生疑惑时给以指点帮助,扶持他们将问题得以解决。
三、设计有梯度的提问,体现知识的层次
教学互动中的地理问题,不应是简单的认知性地理问题,而应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思维空间的探究性地理问题。为使小组全体成员个个都发言,人人有话可说,用于讨论的提问在设计时要有梯度,一般是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要按地理事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解决问题,而且促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在本节教学中,从自然特征方面解释自然现象是一难点,如高原上太阳能资源丰富、许多高山终年积雪且冰川广布、高原是许多大河的源头等等。可采用逐步分解的提问方式:①你能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读出青藏高原的“高”吗,引导学生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②“寒”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地势特征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理解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③海拔高对空气密度及大气水汽含量有什么影响;④为什么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因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好,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能资源,使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这样层层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联系的、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四、根据知识的难易,设计有节奏的提问
课堂提问时还要把握好提问的节奏,以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靠观察即可回答的一般性提问,其节奏要快一些,使学生思维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需要经过分析、判断、归纳等思维过程的较复杂性提问,其节奏应缓慢,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仍以本节教学为例,学生在完成了上述任务之后,教师再从环保的角度进行提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定点取土,取完土后还要恢复取土场植被,这是为什么呢?问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分析思考讨论,可放慢提问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铁路建设者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良苦用心,自然而然的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地理就会变成“忍受”,只有对地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学起来才能动力无穷。这就需要每一位地理老师重视课堂提问设计,精心设计教学提问,使问题的设计科学、合理、层次分明且有趣味性,这样学生都会热爱地理,乐于探究,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备课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