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析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

探析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

作 者:刘远香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中学 516300)

摘   要:魏书生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优秀的班主任,他用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他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受到激励,达到“不治而治”的境地,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魏书生的民主科学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民主;科学;班级管理

在很多老师眼里,班主任工作辛苦,承担的责任太重,现在学生又越来越难管,容易导致身心俱疲而无法兼顾家庭。但是,魏书生先生觉得不管是任何科目的老师,选择不当班主任,那是失去了增强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那么班主任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呢?魏书生认为:“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即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模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关怀学生的点点滴滴,同时在学生的心田里培植下自信的幼苗,促使其茁壮成长。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模式初期,魏书生深知任何事情都有共同性与特殊性。魏书生从企业人事管理中提取一些管理因素,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理论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在班级管理上获得了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外部动机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参与到管理活动的学生,从小锻炼管理能力。
魏书生先生经常被问到:为什么你的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是有什么秘诀?魏书生先生的回答是: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所以民主管理制度是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和谐交流的保障。魏书生崇尚民主型师生关系,即教师对学生要坦诚,互相尊重,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发展学生的主见和独立创造精神。只有学生真正了解老师,理解教师和信任教师,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去。正如魏书生所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民主。”在班会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教师对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学生交流,力达求同存异,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共同成长。
学生对班级管理意识强烈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的引导和学生对班集体的认识。因此,班主任在学期之初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权力越大,管理能力越强,对班集体产生的感情越发强烈。只有对集体有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对人民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班级里,只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明确自身的义务和权利,为建设班集体而努力,班级才能成为优秀的班级。
学期开始时,与学生共同探讨班级的规划,制定相应地班规与责任安排,将班集体建设任务量化,实行积分制度,共同评选对班级有贡献的人。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与了解之后,把全体学生按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互补分成八个异组合作小组,每个小组每天由中心组长负责记载加分和扣分,纪律组长监督,每周以小组为单位算总分评选优胜小组。总分最高的为“文明小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名誉,并且让小组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经验。同时,班主任鼓励落后小组,帮助其分析原因,激发斗志。做自己班集体的主人,让学生在规章制度下发挥自由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可以提高其积极性,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了民主意识。
在学校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主管班级事务转变为协助学生管理班级,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班主任要大胆放权,尊重他们的想法,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同时对学生要充满信任、理解和支持,不能事事亲为。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自信,多与班干部交流如何管理。这样既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又能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
二、班级管理科学化
班级管理除了民主,需要兼顾科学,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互相促进班集体健康成长。管理班级需要灵活高效的方法,即科学管理方法。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像魏书生先生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班主任不要让常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而要相信做什么事都有100种方法,遇事努力探寻多种方法,才容易找出更好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魏书生堪称教育界的点子大王。他的点子多,教育方法蕴涵深刻的教育意义,使学生感到新鲜而又亲切动人。兹列举并评议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一)学生轮流编写班级日报,反映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况
班级日报由学生按学号轮流办,反映本班学习生活内容的版面不得少于60%,可以针对班级学习生活开辟一些有趣的栏目,如班级要闻简报、学习生活特写、箴言、班级实事、班级通讯、班级四方、人物趣谈、文章病院等专栏[1]。学生编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主编同学观察和了解本班情况,有利于在管理班级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且班级日报让学生都处于自己就是主角的环境下,避免破坏纪律而被登上班级日报,学生个人荣誉表扬、学生生病情况和班级通知等在班级日报可见。在曝光的环境下,学生更注重自身的形象,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锻炼学生能力同时管理好学生自身。
(二)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魏书生先生设置按学号轮流当值日班长,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来,其中用意深刻。魏书生先生根据学生的纪律性问题,与全班同学商量值日班长的10条职责,制定之后必须依照规定办事。值日班长可以让纪律性差的同学通过当值日班长体验一些管理工作,明白自己的毛病对管理工作带来难处,从而改掉某些毛病,服从班级管理。同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转换,锻炼其受挫能力。为了进一步管理班级,魏书生先生设置由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到值日班长的管理工作,将班委工作分配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减轻常务班长的负担。同时,也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学会基本的管理知识。值周班长需要责任心强、敢于吃苦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并为自己所管理的一周作总结报告,提出同学们本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希望下周有所改进[2]。值周班长克服了只有常务班长一人无法加强管理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班级管理快速进入正轨。
(三)强化学生的自我激励
魏书生先生通过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锻炼其意志力,即称之为道德长跑。每日一格言,点燃指路灯,学生在校时必须在黑板规定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意义而且针对班级现状的格言。要求学生在桌面上要安放座右铭,座右铭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第二,自己要追赶的同学的名字;第三,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3]。这些方式有助于使学生时刻激励自己,在与内心的恶魔中战斗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伟人为榜样,学习其优点,有利于驱逐内心的阴暗。
(四)每周选举
魏书生班级每周都会让学生进行评选如“本周搞小动作最多的人”,即学生是带有普遍性、流行性的触犯纪律的人都可以由全班选出来[4]。一些评选的结果可以私底下进行并且不公布,可事先通知其本人,如选“最自私的同学”,“背后传闲话能手”,“好吃懒做的同学”,“爱打小报告的同学”,“最小气的同学”等等。被评选中的同学除了写思想反省报告和思想教育之外,魏书生先生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可以使这些不良问题迅速收敛。当然,评选不仅仅是局限在有问题同学身上,也可以评选“最勤奋的同学”、“最热心助人的同学”和“最关心班级的同学”等。魏书生先生认为评选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完善自己,实现自我规范,同时短期评选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改变。短期评选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合于心理上不够成熟的“小大人”们。
(五)奇特的惩罚方式
“我们的同学犯了错误怎么办?”,一般的班主任的方法是罚,罚了之后却不管学生是否认识与否,但是魏书生先生在处理学生犯错误的问题上却有非常奇特新颖的方法。
魏书生先生普遍处理方法是通过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进行自我认识到错误的教育过程[5]。在学生犯错误之后,魏书生选择从不处罚学生,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犯小错误时让其唱支歌,使之在唱歌时产生羞愧、悔改之心;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关系,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做出冲动的事情,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气氛。对于犯了较重一点错误的同学,要求其寻找做好事的机会,并写出其过程中感悟与体会,以及是否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同时,做好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意义,感受到快乐,更加坚定完善自我,向着真善美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魏书生班级还通过写日记、说明书和内省等进行自我,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升华自己。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之后,必须写明犯错误的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和做了后感受的心理过程[6]。写明犯错误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客观地剖析自己的错误,通过激烈的内心矛盾斗争,使自己改正错误,战胜自我;开设治病救人周,是班级规定在这一周内,集中思想、集中力量给自己治病,即找出思想上的病,诊断病情,找出病根,自己写出“心理病历”报告,进行自我分析,并找出科学的治疗方法,重新确定、调控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使自己不断进步。
曾经看过一位老师读了魏书生先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写下的一篇文章,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刚当老师的时候,我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对学生越严格越好,只要有学生犯错误就严格处理,成了一名专制型的老师,这样做,其实学生表面上听话,实际上学生心理已经开始抵触老师。学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后,才知道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没有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主人。
一天午读,某同学又迟到了半个小时。我很生气问他:“你为什么又迟到?”他说:“他的奶奶不舒服,要带她去看医生。”可能因为平时对他有偏见,我认为他找借口,顺嘴就说出:“又在说谎,站着吧!”。在这次批评过后他几天没有来上课。打电话给他家长,家长也没怎么说就挂电话,认识他的同学告诉我,他的爸爸、妈妈去很远的地方工作,家里只有剩下他和奶奶。我立刻意识到自己错了,当天立即进行了家访,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不仅向小李道了歉,而且还在班会上向全班做了检讨,并发动同学帮助他,多关心鼓励他,我也不时地去他家看看。这件事后,小李变化很大,不仅不迟到,学习也比以前认真多了。由此看来,一次失败的“惩罚”如果处理得当,就能换来一次成功的教育。如果说以前对这一点只是盲目相信的话,学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方法后,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人,在学生的思想深处蕴藏着巨大的自我教育潜力,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它就会爆发出来。
实践证明,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健康成长。魏书生先生的惩罚方式不仅不会让学生记恨老师,反而是帮助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健康成长。魏书生先生的惩罚方法是建立在自己教育思想基础上的,很有自己的特色。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先生在管理班级中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的必备管理方法,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谈》写道:“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我们的班级里,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全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即使班主任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小的职务,但是却承担起祖国未来希望的重担,需要不断进步与发展,永远怀着一颗大爱之心,努力做好班主任这一职务。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108页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148页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119页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205页
[5]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200页
[6]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