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 者:杨 彬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226000)

摘   要:语文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他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并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健全人格;培养

引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格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对高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导致有些学生的人格不健全,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所需的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审美情趣。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高中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在高中所有学科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力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把人格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是现代教育的普遍现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
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高中教学发展的需要
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本主义倡导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高中的语文教师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课堂自主学习意识,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强审美意识,塑造健康的人格。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语文学科的自身价值,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高中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人格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具有可塑性。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心理方面的变化很不稳定,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青春发育的高中生进行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高中生人格普遍存在着偏差,由于各种压力的影响,使他们的人格形成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我国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格教育缺失状况非常普遍。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教育价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力以及创造力,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外,还要用高尚的人格来塑造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文化背景,并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智能发展的条件。如在进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让他们复述故事的情节,概括文章的大意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调动非智力因素的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学业的提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意义。
2.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读好书、做好人的上进心。学习诗歌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殿堂,让学生领悟古人的风骨。学习散文时,引领学生体味文化之美,领受人文的滋养。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为什么开追悼会作者独在礼堂外徘徊?如何领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作者对刘和珍的牺牲是如何评价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为黑暗社会现实而哀痛,为反对黑暗现实而斗争的深刻含义。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3.了解分析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了解和分析学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创设有利于升华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如学习《项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假如那晚项链没有丢失,路瓦栽夫人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并进行独立分析得出结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课文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结束语
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会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培养学生积极、灵活的适应社会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张敏.高中语文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238-238.
[2] 王仁桢.充满活力才有无穷魅力——浅谈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教育界,2012,(20):84.
[3] 黄莹.有效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读写算(教研版),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