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议特殊学校的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语文

浅议特殊学校的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语文

作 者:梁 爽 (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 642350 )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015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在校生44.22万人,其中,视力残疾学生3.67万人,听力残疾学生8.94万人,智力残疾学生23.21万人,其他残疾学生8.40万人。如今,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对于智障学生的教育,小学语文老师对于智障学生应当用心去做,关爱学生,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够实现特殊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教育方面,小学老师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特殊教育中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遭受到别人的歧视,如果老师不重视关心这些孩子,他们很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变得封闭。因此,本文针小学语文特殊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激发特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成长过程的“阳光”,它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水平。科学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广泛,日益膨胀。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具,在多媒体上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仔细剖析,鲜明直观的进行教学,同时还能制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放松特殊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特殊学生互动,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增强自信心。无论回答对错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支持他们,这样可以帮助特殊学生产生成就感,让他们更加勇敢跟自信,久而久之,让特殊学生爱上语文课。
 特殊教育学校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语文
二、大力培养特殊儿童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精神宝库。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敏感时期,阅读是获取足够知识的门径。阅读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经典文化里潜移默化的成长。为了特殊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要多了解特殊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解读困难,并督促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特殊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学习孙文祥的精神,建立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为特殊儿童提供温暖和关心。老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观察学生的习惯,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尽量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让特殊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觉进行理解,鼓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用爱和支持作为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此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小学语文作为特殊学校的基础学科,能够有效促进特殊儿童的各方面发展。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中,老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针对特殊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提高特殊儿童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生活能力。通过转变价值观念,提高特殊学校的师资水平,以特殊学生的发展为重点,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
三、充分运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1.创造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克服学生的畏缩、自卑等不良心理。培智学生由于认识活动等方面的缺陷,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比常人多得多,他们普遍存在退缩和自卑等不良心理。他们对所从事的事情缺乏自信,缺乏成功的期望,甚至事情尚未着手做,就觉得无法成功,从而放弃努力。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和谐温馨、欢乐愉快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地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学会所教知识和技能。当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学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当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别人赞许的目光时,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在教授拼音时,对于某些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拼读就可以,有的学生可以要求他独立拼读。再好些的学生,就可以请他帮助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当起小老师的角色。总之,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做他能做到的事,先建立自信,再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3.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强化。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学生,上学快一年,很少跟同学交往,平时也从不主动开口说话,我想尽办法也没能让他主动开口说一句完整的话。突然有一天,我拿来了一个印有米奇图案的盒子,我发现这个自闭症学生眼睛总是盯着米奇的图案,嘴巴微张,似乎想说什么。这时候,我主动走到学生跟前,拿出盒子放到学生手里,问:“好看吗?”学生答:“好看。”由此开始,学生渐渐跟老师互动起来,主动性的语言也出来了,让我激动不已。
4.设计多种学习通道,实现个体学习目标。班级中学生程度差异大是教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同一个教学内容并不适合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适合回答简单的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在提示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复述问题,有的学生适合适合用行动回应问题,有的学生适合完成一项跟问题答案相关的任务。这堂课大家在同一个课堂上同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实现的目标不同。能听懂问题的学生,请他回答问题;能注意听我说话但不甚理解的学生可以重复我的问题或答案;不善于说话但有理解力的学生可以用行动表达他的答案;完全听不懂的学生请他完成一项相关任务,等到完成时全班给予他适当的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看似各忙各的,实则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得,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发育。通过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建立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的措施,根据学生相关认知能力的有效研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