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现代化创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特征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具体措施,进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并受到广泛关注。初中数学课程不仅学科特色明显,而且信息量较大;既要凸显抽象性,强调系统性,又要追求逻辑性,提升实践性。因此必须把数学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才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一种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会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而且对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均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翻转课堂是在课前学生通过联网设备自主学习相应的教学视频和任务,初步掌握新知识,课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共同答疑等方式,进一步内化知识的学与教的教学过程。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日渐流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初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性,提高其数学成绩。这不仅是变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有着以下优势: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在上课时学生很容易走神,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知识内化环节中,以问题为中心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小组合作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抛弃了传统教学中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当遇到疑问时教师会及时提供一对一的贴心辅导,因此翻转课堂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二是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会学到很多概念。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识别方法。由于概念多,课时比较长,记忆量很大,学生经常会把这些概念混淆。因此,要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很难,但是我们通过翻转课堂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一章的概念按照由易到难的规律呈现给学生,再配上优美的图片和悦耳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反复记忆,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不提前预习,学生的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许多教师在课前也布置了预习作业,由于数学知识缺乏趣味性,教师也不好检查,预习就流于形式了。翻转课堂的出现给预习带来了转机。短小精悍、绘声绘色的视频使得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几何模型,使得抽象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从而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自主地去预习下节所学的内容。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过程中的应用措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创新型教学范式,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提出了挑战。因而,要从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设计环节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活动环节注重知识创造、课后作业环节进行综合评价三个环节出发来设计初中数学新型教学方案,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水平,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课前设计环节促进自主学习
教学视频的设计要包含基础教学知识、探究性教学问题、课外拓展等方面,要有着直观性、获取性、外观性,且更为多样化。《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或是QQ群等交流平台提前布置任务,也可以把教学视频放到平台上,当然有专门的翻转课堂校园平台更好,可以直接统计学生的做题情况,如中国微课网、"酷学习",目前可以提供免费翻转课堂网络平台,学生利用联网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等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自测练习,通过练习找出疑难问题,并做好笔记,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疑惑。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要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的准备。本堂课在进行PPT的录制中导入音频讲解,形成完备的教学视频。通过展示等腰三角形,引出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再进行例题的讲解,如三角形ABC中,已知AB = AC,且角B为70度,求角C及角A的度数。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对后面的课堂学习起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知道该如何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自主测试题等资料,而且能够帮助和指引学生的学习轨迹,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分类任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课堂活动环节注重知识创造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主张数学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的组织与引导者,学生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共同创建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因此,课堂活动是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主要以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讨为主。那么在课堂活动环节设计中首先是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知识。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一般6人一组为宜,先针对观看的教学视频和自测题进行组内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进行问题的交流和解决。其次是学生互助学习,课堂展示。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后,教师设计深一层的问题,要求学生对知识达到过程阶段理解水平,各小组先进行组内解决,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先把组内的成员教懂,然后请一些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这个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组内讨论,抓住机会进行个别辅导,展示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地讲解和解题,训练学生的能力。再次是进阶练习,师生释疑。进阶阶段的练习要设计得稍微有难度一些,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达到应用阶段理解水平或是图式阶段理解水平。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先进行组内合作解决,然后课堂展示,对于组间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统一在课堂上解决,这个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最后是相互纠错,反思过程。先是让学生在组内对出现的失误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观看教学视频到自测题,再到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整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相互纠错;然后请一些小组分享反思。
(三)课后作业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讲解完课堂内容后,教师每一堂课都要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调动自己的想像能力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只负责指导与点评。课后作业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主,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设计出作业的雏形,然后发挥知识迁移能力,完成自己的作业。对教师而言,这个阶段收集并整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将这些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因为翻转课堂教学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应当及时并频繁给出指导,慢慢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这个阶段是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是知识的整理,充分利用教学视频和笔记进行学习,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应该懂得利用资源课后补缺。同时,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多种形式的阶段性课堂测试外,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数据来监测和跟踪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也是翻转课堂模式下监督和检验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手段。每次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所进行的课后在线测试,都应在系统中设计好测试时间、知识重点难点以及测试方式(形成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测试,强化自我监督意识。这样,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促进其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从而获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创新能力,提升其数学教学质量,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而且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将枯燥的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在教学讨程中要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宁成龙.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J].读与写,2015,(08).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