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论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冯占河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中心学校 274300)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把教学内容融入到问题中,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得到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教师相互交流,来完成任务。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大部分教师经常把任务当成是一种课堂练习,他们会把教材上的一些练习题或者知识点当成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课堂任务表面上是增多了,但是实际上学生对于教师为什么会布置这些任务却无法理解。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还有许多中小学的教师都在先讲解本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布置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进行引导。这样就会造成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探索并完成任务,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而放弃。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是采用小组形式来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因此小组的协作能力以及配合默契的程度对任务的完成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有些中小学的教师在利用驱动教学法时,使小组协作时过于形式化,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时,大部分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协作沟通的过程。还有些中小学的教师在使用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对于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并不注重,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什么评价。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缺乏具有鼓励或者激励的话语。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计算机学习时,教师一般先进行演示操作来讲解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兴趣以及操作技术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因此对于计算机如何操作已经非常熟悉。而有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因此很愿意听教师的讲解,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有些学生掌握的非常熟练,而有些学生即使用很长的时间也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有的学生只对游戏感兴趣,对所学的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师讲解时偷偷玩游戏。有些教师完成讲解后,让学生进行自己操作练习,对于学生偷玩的现象不管理,放任自流。
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联想,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图层的应用的教学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国庆阅兵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两架飞机在蓝天翱翔的图层的应用。
2.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效率。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形,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课本,也可以向同伴或者教师请教。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制作出来的优秀的作品作为范例展示给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设计有思考价值的教学任务
中小学信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任务,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讲授网络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浏览器上网,并找出相关网站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会积极主动地在网站上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搜索。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完成网络空间的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结束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科学的任务环境,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佟银凤.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6):127-128.
[2] 刘宁宁.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284-284.
[3] 张映红.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运用[C].//2004全国计算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4: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