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给小学体育教师在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课改要求小学体育老师积极转变探索来适应变化需求。本文作者为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归纳出体育老师也在新课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转变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改;互动式教学
新课改给小学体育教师在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课改要求小学体育老师积极转变探索来适应变化需求。当然,体育老师也在新课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转变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体会提出一些建议。
一、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改取得的成绩
针对新课改,小学体育教师也积极应对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是教材问题,针对新课改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标准侧重于体育文化继承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重点体现健身性、实用性和代表性原则。而且针对课程设计上主动参与,真正做到设计教改需求又融合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其次是教学方法问题,从传授方法上,由严管死管的管理者转变成灵活轻松的组织者,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主动练习积极性,而且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最后是转变角色问题,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一味地教,转变自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者,成为一位组织者,让学生真实展示自己个性、创造想像力、创新能动性,多思考,善于多动脑筋掌握技巧等。
二、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体育教师针对新课改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和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对学生潜能挖掘不够。小学体育老师同样也需要对学生潜能挖掘,但似乎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比如在体育活动方面没有表现欲的小同学仍然是寡言少语,有强烈表现欲的孩子也不是特别活跃,这就与教育基本理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有所背离。多数小学体育教师侧重于把体育技能和技巧作为教育主线,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等的教育似乎非常淡化,因为小学体育教师也同样承担对未来社会栋梁之才培育的基本责任。其次是教师角色转变不够彻底和全面。小学体育教师仅仅实现教学方法的角色转变还是远不够的,对于学习方法和指导本身就更为重要,要培育学生一种理念:学习是不断探索、选择、创新的过程,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学习的内因,但是可以说对学生,尤其是体育差生的这种培育更少,时间久了,就会彻底磨灭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后就是对教学研究本身的意识淡薄,很多小学体育老师有种固有的思想就是搞体育的不需要学习,掌握技巧而且本身也是熟练性的知识,又何必对于教育本身的探究呢,完全没有必要,却不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很多都出现了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包括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规律和原理的基础探究也不够,导致在教研科研上出现滞后现象。
三、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改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互动教学的功效
互动就是师生互动,首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发自觉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意愿、个性化需求,而且体育老师也要注重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尽量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多数孩子们都一致的内容。当然,老师身份的转变也极为重要,已经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兴趣调动者,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取,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不累,学生学习有能动性。同时,要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发挥协同作用,真正意义实现良性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育
目前小学的孩子可能多为90后父母,这些父母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孩子也多为独生子女,传承了家中宝、掌上明珠的基本思想,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大人就是无条件顺从孩子意愿,孩子自私的本性较强,自私特征极为明显,这对于未来残酷的社会是非常不适应的。到了学校,如果没有这种教育,将来走上社会是非常可怕的事,甚至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在学校不团结同学,不尊重老师,个性十足,没有团队意识,这是极其不健康的。因此,新课改,体育老师也同样要承担起一位塑造者的形象,注重综合素质培育,及时与家长、学校沟通,共同营造利于孩子成长的大氛围,承担起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任。而且从小事做起,比如对班级欺负弱势同学的强势同学要敢于指正,不怕畏惧,要善于帮助别人,主动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有团队意识,维护班级集体荣誉,从小在脑海里就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三)多样化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主要是言传身教,课改后要加大教学方法创新方式,如互动式教学,体育教师可能要采取三分法,一是组织者、一是参与者还有学习者,比如在自由活动中,老师可就上课所学的体育项目与学生一起玩耍,彼此配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根本畏惧,还发展了师生关系。同时,还可以班级分组,组织小型体育比赛,对胜败双反都做点评,做到胜不骄,败不乃的教学效果,本着学习的态度。
(四)创新学生评价方式
改变过去单一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和体系,注重日常表现,重过程轻结果培育,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团体活动等多样化考核方式,实施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而且主要是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体育理念的树立,让学生感觉和认知到学到的知识远比考核结果更重要。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开拓创兴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积累,真正培育能有综合素质提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钟菊华.中小学体育互动式教学探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8):77-80.
[2]陈荣浩,陈庆国.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15(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