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复习中我们要将零散的地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因此设计结构化的板书呈现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老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板书的整体设计、结构设计。
关键词:结构化板书;地理;复习课;整体;联系
引言
复习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在新授课结束之后,为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对地理原理的归类总结而设计的。成功的复习课,应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再认识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就落在了教学课板书的设计上,一组好的地理板书,不仅可以完整地表明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能力。因此,设计和运用好地理板书是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必要对地理板书这一课堂教学艺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结构化板书及其优点
过去的板书设计,我们知道它往往是条目式的,但是,新的课改形式下,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板书模式,这样就产生了结构化板书。这是一种以文字表述为主并用线条或符号把文字组成一定框架结构,体现出地理事物组成和内在联系的整体性鲜明的板书形式。结构式板书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反映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把知识连成线、穿成串、结成网,构成一个整体。它不但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板书形式相比,它通常能把比较抽象的地理理性知识具体化,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结构化板书除了可以表现地理事物的组成外,还可以反映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结构化板书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等情景下面的一套试题,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完,而同学们则需要三四倍的时间才能完成,还伴有较高的出错率。在做试卷分析时,同学们都会说:“知识点都认真记了,但考试时面对陌生的试题,猛然间不知运用哪个知识解答,脑海一片混乱。事后则懊悔不已,所考知识,自己是知道的,可是,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师生之间的差距并不单纯是知识上的,更主要的差异在于两者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掌握。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已经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面对问题时思路通畅,而同学们作为初学者,脑海中没有宏观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的记忆是凌乱的,随着知识的增长,大脑存储空间变得拥挤,思维混乱程度逐渐加剧,使用时犹如大海捞针。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在复习课中常用的几种结构化板书:
1.结构化板书特别适用于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区域地理的复习思路、影响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等。在复习课上恰当地运用结构化板书,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条理化、直观化地反映教学内容和整个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解与消化的基础上,将知识点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目重现,并从宏观上把握地理知识基本线索,从而掌握地理知识的整体框架。
2.在一章、一节的总结和专题复习中,结构化板书是极有效的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综合的观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印度》一节,运用结构化板书的地理教学,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把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组织、串联、整合、简化、重组,最终在学生面前展现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存。
3.结构化的板书还常用于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答题模板。例如《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节的结构化板书,体现了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而不仅仅是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要培养学习地理的习惯和思维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学会用地理的词汇去表达地理问题。
三、设计结构化板书时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复习中我们要将零散的地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因此设计结构化的板书呈现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板书进行整体设计、结构设计,在设计结构化板书时要注意:
1.在设计结构化板书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加进一些关键的图,也就是说,要提倡图文并茂的结构化板书。这种板书的好处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体现出课标的主要的要求,也能帮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培养学习地理的习惯和思维方法。
2.设计结构化板书,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自然地理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讲到世界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的时候,这个内容就更加突出,也就是在复习区域地理结构式板书设计中,我们要能联系到自然地理的内容。
3.在设计结构化的板书过程中,我们要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要和学生身边实际的例子相联系,对关键图进行分析,设计整体的结构式板书的内容。对其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体会地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生动化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介入,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板书设计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朴实的东西往往越实在”,在设计结构化板书时我们不仅仅要着重于知识点的串联,更要围绕教学目标,尽量设计出既注重“形”又注重“神”的结构化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