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导入,即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通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简单的教学技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进而将同学们带入本节课的主要授课内容。新课导入,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以初中数学为例,从新课导入的意义、基本导入策略、导入中的问题和具体导入案例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对策探究
前言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相对比较乏味, 为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开动脑筋,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入手,让初中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数学。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开展好新课导入阶段的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过于单一、死板,不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探索出更多创新性的新课导入策略。
一、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互动
新课导入之所以会效果不佳,有一个原因就是授课教师的思维没有改变。在这些教师看来,授课本来就应该是自己讲解,采取各种方法把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而同学们的任务便是认真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这样一来,课堂导入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这既影响授课效果,又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2.词不达意
如果一个教师不善于表达,常常吐字不清、发音不标准、词汇枯燥,缺少必要的表情、手势,不能将自己的知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很难让同学们领会其中要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时间不当
新课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引子,真正的文化大餐还在后面呢,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不小心就将话题扯远了,偏离课程目标,挤压了课程内容的讲解时间。
二、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对策探究
1.以学生为中心
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运转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而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他才能将学习当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作为一个旁听者,学生缺乏自己对于很多知识点独到的理解,没有自己的体验过程,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而在初中的数学课程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教学工作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使学生能够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回答问题,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分析、讨论而最终能给出自己的思考结果。具体到实践的新课引入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之前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完成自主探究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最后由老师来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在很大程度上能锻炼学生对数学现象的分析思考能力,并且在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中,能将学生迅速的带入到教学情景中来,并能促进学生对数学课本知识的吸收。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是学生开始比较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阶段,也是一个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而有些数学知识对于这个年龄阶段而言往往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教师在讲解一些重难点,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以此来简化介绍这些知识难点的教学过程和难度。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的表面展开图时,学生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课堂引入过程中,应该从学生能容易理解的角度入手,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来体验从立体图形转化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让学生去剪开圆锥体纸片并展开,从而自主的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总结为自身的思考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难点的理解,并且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展的教学方法。
3.合理引导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生活现象,并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来带入新课堂的知识点,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认识平移与旋转,如缆车的行进、电梯的升降等现象来认识平移,而风车的转动,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在讲解不等式证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下述简单而有趣的实际问题: a 克糖放到水中得到b 克糖水,浓度是多少? 在糖水中又增加了m 克糖,此时浓度又是多少?糖水变甜还是变淡了? 学生们会很容易地做出直观判断,而后再由教师进行新知识的情景带入。这样能让学生将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的主观思维经验与逻辑化的数学思维观念密切的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果只有对书本的理解而不能学以致用是完全不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从小做起。初中数学的书本知识大部分都是非常基础也比较单一的,我们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导入中充分的准备比较新颖丰富的课题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资源丰富的课程设计,尽量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引导学生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去理解新知识,不仅能改善枯燥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广,学习的实践能力也更强。例如,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来给予学生许多有效的信息,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更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而且能将数学和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不是孤立的,方法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时间要适当,其目的不外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康迎春. 初中数学创新性新课导入策略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02)
[2] 方兴杰. 浅谈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36)
[3] 朱永红.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技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07)
[4] 刘坚.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