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这项规定就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化课程的重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体育活动;策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幼儿体质下降问题日益严重,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逆势而行。面对此种情况,国家陆续下发多个加强、增强孩子体质的文件。[2]作为幼儿园,我们要在孩子3-6岁的成长阶段,通过发展其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能力,促使幼儿身体各项机能协调发展。当今,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心已从简单的机械训练转向使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的快乐体育活动,而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尚未成熟,对体育器械的控制力较差,并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体育教学”往往被忽视。
二、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研究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幼儿体育活动有关理论,并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整合体育教育理论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适合的、有效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并做好阶段总结。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一)概念界定
本文中的“基于课程游戏化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策略研究”是指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精神引导下,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方法、措施、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二)支撑性理论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等幼儿教育理论。
四、 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幼儿体育活动多以早操活动、体育教学活动、户外自由活动为主,活动中,体育器械运用较少,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代替了幼儿自主的体育活动,活动的密度和强度都不足,田径活动项目较少,走、跳、爬等动作锻炼较多,跑、攀登等体育活动较少。
(一)体育器械的质量和数量不足
从调查中了解到幼儿园购买的体育器材有十来种,各班自制的体育器材有十多种,但多以小型器材和室内器材为主,体育器材在类型上较单一,适用于田径活动的较少;自制体育器械在质量上不耐用,易损坏;在数量上不足,还未达到人手一份,有待充实;在体育器材的功用上,玩法比较单一。
(二)体育活动场地受限
由于人数较多,孩子为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还需先调整班级,以免引起混乱拥挤的场面。因此,场地也是局限了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师为幼儿的安全而担心
从调查中发现,教师在思想上普遍认为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幼儿的安全是一个最让人担心的问题,从主观上限制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一是担心户外活动时难以管理孩子,主要考虑到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多的自由的机会,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二是担心幼儿年龄小,动作不够协调,容易出现一些摔倒、碰伤等安全问题,为了能确保幼儿安全,教师更情愿开展多一点的室内活动。
五、在课程游戏化引导下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建议与策略
(一)课程游戏化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将课程游戏化精神贯穿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等活动来促进幼儿体育能力的发展,实现体育活动目标。
1.晨间锻炼:在晨间活动中,将晨间锻炼分成韵律、游戏、小型器械活动,并采用分散开放式,以软式器材和自制的小型多样器械练习为主,将韵律操、游戏、器械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晨间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2.户外体育活动: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外,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启发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去摸索、去尝试,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如:在一次中班“玩长垫”活动中,我们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激发幼儿创造兴趣,用多种方法玩,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3.家园协作提高幼儿锻炼效率:在开展户外活动时,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我们关注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意义的认识,因为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共同搬运、管理器械,使每个幼儿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更高涨。
(二)探索创新,挖掘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
体育器械作为幼儿运动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每一种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特别是一些常用器械,绳、球、棍、圈、垫子等,它们的玩法是多种多样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幼儿能够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3]因此,我们在熟悉了各种器械的功能,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后,不断开发挖掘其新的玩法,进一步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一物多玩。
(三)灵活运用,开发多种器材的组合效应
1.器械与器械的组合
往往我们在思考一物多玩时通常局限在一种器械上,而多种器械组合其实可以发挥它更大的价值。《指南》中提出:综合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促使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4]因而,我们重点思考器材的组合,同时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创造力和适当增加挑战性。
2.体育器械与大型玩具的组合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幼儿园的可利用资源,在区域性运动的器械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较多地利用了大型玩具等固定器械,尽可能地将大型玩具与各种小器械灵活组合,以体现区域性运动的特定背景。在固定器械与机动材料的灵活组合中不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四)发挥体育器械的不同功能,切实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
1.体育器材是户外自由活动的主要选择。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设置不同活动空间,开展一些取材方便、小型分散、深受幼儿喜爱又无固定模式的活动。多种活动整合,实现户外体育活动的多维效应。
2.体育器械扮演主题角色,在活动中整合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把活动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情景之中。如“蛙跳”的动作练习就整合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幼儿扮演从小蝌蚪变为小青蛙这一角色的成长过程,圆形的数字跳垫扮成荷叶,整个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游戏性于一体。
3.体育器械让“户外体能锻炼踏青”、“亲子运动会”更加规范有序。针对各年龄班的特点,各有侧重地组织相关活动。班与班、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性游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钻、爬、摇、滑、推等形式,提高了活动的质量。
六、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从幼儿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相关,同时游戏也代表着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5]幼儿时期是身体生长的关键阶段,幼儿园必须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导下,做好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为幼儿提供开展户外体育锻炼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幼儿动作能力,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2-02
[2]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tcTqGST1sLIvvo9ZC9khbhG7Q7pltSOY0x1CACkayfmcP86hmVTTiD3JSB17IQGZUUm6GNxZElReFm61bwFTs_DggmKHMSZGYE1Idd8qB_
[3]中国幼儿教师网:http://www.yejs.com.cn/zhuanti/index.php?id=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01
[5]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