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设置了一些关于空间的课程内容,其中“视图初步”是作为小学课程的内容提出的。在小学初步认识了视图之后,中学仍继续学习关于视图的相关知识,而在中学的数学教材中,视图的认识也是一个重点难点。初中的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视图已经称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应该掌握视图的相关知识。
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识。
关键词:空间想像力;视图的认识;中学生
从各种教育改革中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中学的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关于视图与投影的知识的课程,不难发现,从小学的“初步视图”,到中学的视图与投影、认识绘画视图,甚至是高中,现在对学生空间想像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了解视图
(一)视图的定义
在初中的数学课程中,将一个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称为“视图”。而投影可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当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形成的投影就是物体的正投影,是视图形成的关键。
(二)视图的分类
一个物体分六个视图:主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这六个视图称基本视图。而其中主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称为三视图。三视图是在小学时期“视图初步”后在初中阶段深入学习的知识点,以此知识点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三)视图的重要性
视图这个教学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中都有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看出视图的重要性。在小学学习的视图知识只是一些入门知识,仅仅是对一些简单的视图性质的认识。而到了初中阶段,对视图知识的学习比小学更深入,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的重要教学课程,在初中阶段学好视图,会增加学生对以后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高中学习更深入的视图时才不会觉得十分困难。而且视图相关的试题在考卷中的分数占很高的比重,所以,视图已经称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应该掌握视图的相关知识。如今视图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它的身影,视图现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建筑工程行业中。
二、对比
(一)小学所学习到的视图的相关知识
在小学阶段,视图知识称“视图初步”,对视图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识别和计算面积,在这个阶段,小学的视图内容包括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如测量圆形的周长、球的半径直径,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体积。在小学时期,对视图侧重于计算,很少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在这个阶段应重视对视图知识的启蒙,使学生对视图产生兴趣,为中学对视图的深入学习,发展空间想像力奠定基础。
(二)中学所学习到的视图的相关知识
在初中阶段,对视图的要求比小学时期更高,加强了对视图的概念,这对学习视图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对视图的学习从实物出发,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从重视计算到重视直观理解。并且在初中阶段对视图的要求是学生要正确识图、绘图,运用作图工具准确的画出图形,如能正确回答和绘画出正方体、圆柱等的三视图,而且学生还要学习图形的转换,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因此,中学阶段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阶段,为以后对视图空间感更高要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视图的相关知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维模式转换的困难
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阶段,在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的过程中,利用直观来进行想象和思考。而学生在思维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转换,以至于对视图的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和困难。
(二)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空间想象力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对视图的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学生错过了发展空间想象力的最佳时期。
(三)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视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直观图时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生活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解决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学习视图时,老师应让学生多动手,亲身体验。如在学习正方体时,让学生观察正方体,再想象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是如何,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把自己想象到的展开图画下来,这样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学会思考。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视图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而教材中对视图的描述通常很枯燥,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所以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视图直观的图像,如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立体视图,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加深印象。使学生对视图产生兴趣和热情。而且多媒体教学比起传统的教学更新颖,学生更喜欢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很简便,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老师。
(三)学会观察生活
视图更关注生活,视图从生活中来。学生应不断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正如名言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观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水桶为什么是圆柱形、轮胎为什么是圆形等等。
五、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的经验,就视图的相关知识的阶段性测试问题展开了探讨,具体分析了视图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对学生的重要性。还讨论到了关于学生学习视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思维模式转换的困难、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这些都使学生错失了发展空间想像力的好时期。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分别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转换,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在我看来,这几个措施对学生学习视图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何让学生学好视图的相关知识的措施不止这些,这几点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本文对学生和老师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陈娟;对小学生“视图初步”认识的测试与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2006年
[3]高霞;初中生在视图上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2008年
[4]朱文芳;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对空间能力培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
[5]周珍;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