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作 者:黄 霞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从护理学基础课程入手,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后认为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是可行且必要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使小组合作学习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后认为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是可行且必要的。
1、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教育,主要以任课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2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实训课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缺乏真实的模拟环境,大部分操作都在模型上进行,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不能根据病人病情合理实施护理,缺乏爱伤观念、评判性思维,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3教学内容跟不上临床新技术的发展
在目前的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进行授课,教材滞后于临床,临床上的新技术学生在课堂上又没有学到,导致学生不能快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存在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实习。
2、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改革中的实施
2.1 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学生自身的意愿等方面进行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就应遵循"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1],每组按照优、良、中、差进行混合分组,每组4-6人。
2.2 确定组长
分组确定后每组选择一名责任心强、学习较好,在班级中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为组长,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组长对每组成员能起到监督和带头作用,能对本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向老师进行反馈,以便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整,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PBL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要求学生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学材进行自学,课中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式对案例中的病人实施护理,要求组长能对小组成员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组内进行有效分工,使每名学生能承担不同的责任,进行换位思考,每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体验和锻炼,本组成员共同进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2.3小组合作问题的设计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问题的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合作学习问题设计要满足一下几点:(1)依托教材,跟临床紧密接轨,在教材上没有明确答案;(2)问题的难度适中,要根据学生学情,在小组合作学习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需要每名学生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3)问题设置可以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层递进,能引起学生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
2.4 教师适当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讨论、组内演练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对于小组讨论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对于有独到见解的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组内演练时,护理技能操作中有明确错误的,要给予指出并纠正,但不能批评学生,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
2.5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要进行多元化评价,除了知对识的正确性,还要对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沟通能力、爱伤观念、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临床思维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不能以个人的成绩来代替小组的成绩,也不能由教师直接由打分。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评价方式有:(1)小组自评;(2)小组互评;(3)教师点评,这三种评价方式的总分才为小组成绩。
3、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3.1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在教学改革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驱动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为了在小组讨论中能有理有据,从不同的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需要先通过教材、查阅相关书籍、上网了解临床新进展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使教学与临床紧密接轨,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
3.2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不同角色,可以有针对性对不同"患者"实施护理,增强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3提高了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便于老师对教学效果的有效监控,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使教学活动不再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而是延伸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郝伟.从内科护理学入手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2,11(22):70-72
[2]何秀美.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专业实训课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5(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