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作 者:李兴贵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 239200)

摘   要:新课改的推动作用下,开始重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了。但要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落到实处,就必须对学困生实行层次化,多元化教学,从心理上转变学困生对数学的认识,从方法和思维上改变学困生,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困生;策略

1、引言
高中数学学习内容覆盖面广,对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大多数学生在面对数学时都表示压力大,学而不得,学无所用。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丧失了兴趣,逐渐转变为学困生,而面对此类现象,教师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必须探索适合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策略,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本文重点探讨了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如何避免学困生形成的有效措施以及其重要意义。
2、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是所有高中生必须要过的一个关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学困生群体,这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变差,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高中数学本身难度加大
  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而言,其本身难度更大,知识点更多,概念更加抽象画,图形更加多样化,且高中数学对系统性、逻辑性的要求更高。大部分学生由初中过度高中这个阶段有所不适,尚未从高中阶段的简单运用模式中走出来,这使得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数学也像竞争一样,存在着优胜劣汰,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则会变得更好,不能适应的则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数学学困生。  
2.2 学生自身原因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成熟期,学生不管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很大一部分学生一时尚未适应这种变化。加上高中阶段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高,更多的是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本领,但大部门学生的自律性并未达到学习的要求,独立性也不够高。对于突然加大难度的数学,更是感到彷徨,无所适从,遇到难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有学生因为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学习,这类学生在班级中体会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渐渐的,学习开始掉队,自然就成了班级中的学困生成员。
2.3 学习方法不当
  数学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想。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讲究“活”,但往往大部分学生却没能把握住这一要点,掌握不了本质,自然也就学不好。“活学活用”才是学习数学的本质要求,灵活变通则是学习数学的技巧,学生如果不能灵活多变,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角度的探索问题,自然无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出最优的解决办法,也无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然学不好数学。  
3、改善高中数学学困生局面的策略
  医学上讲究“望、闻、问、切”,其目的也是在于找到病源,数学也讲究追根溯源,对症下药。既然学困生的成因已经明朗,那么如何改善则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如下则是笔者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着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策略一些具体方法与步骤:
3.1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对于大部分学困生而言,其形成原因大致相同,根据如上成因,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学生困生的现状,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数学本身而言,教师应该采取更科学、更简单的教学方法,比如将图形结合、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简化数学教学的流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从而达到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的效果;针对学生本体而言,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将课堂学习衍生至课外,将枯燥的知识点灵活的设置在课外教学中;再者就是帮助数学学困生寻找更适合自己学校的方法,教师是学生的领航者,学困生成因本就是因为自身条件有限,自然无给自己设定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依赖教师的力量,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困生的个性和差异,探索出因人而异的学习办法。  3.2 优化教学方法
  学困生的形成本就代表着教学不能笼统,不能以偏概全。数学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本身的差距,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化实行合理的分层教学,在在备课、上课、练习、辅导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吃得好”和“吃得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最好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3 制定学困生转化方案
  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目标是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教师必须重视目标的设定,必须是与学生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困生的起点要低,要让学生“能听明白,能接受”,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是无用教学。要遵循小步子计划,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教学计划要符合学生内在发展的规律。多活动,快反馈即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为学生创设数学活动,培养徐盛的动手能力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4、结语
  总之,面对学困生,教师也应该学习如何实行差异化、层次化教学;学习如何提高学困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应该自主学习,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自律能力;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了,才能真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强.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1):161,204.
[3]徐道林,杨斌礼.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J]. 教师,2012(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