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小学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是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重要的资源,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利用插图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对教科书的插图内容进行研究。下面将提出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在插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插图;问题及对策
前言
目前教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教学改革任务,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小学教学提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任务,不能满足老师教学要求以及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甚至在教科书中有一部分插图与课文内容严重不符。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1.弥补文字认知上的不足
插图能够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文字抽象的不足之处,方便学生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识字能力差,无法对于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解,因此,这就需要用教材的插图来帮助小学生进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弥补了小学生在文字认知方面上的不足。语文教材的插图有第二语言之称,插图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素养
插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小学生在对插图进行认识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调动眼睛以及大脑来进行多种方式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也能够经过联想把文字和插图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不仅仅依靠文字理解内容,也能够通过插图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力。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由此可见插图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统计分析
在语文教材中除了版式设计需要插图,还包括单页插图课文、口语交际插图、写作插图、综合性学习插图、资料袋插图等。下面将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各类插图进行统计与分析,表1(见下页)。
通过上表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设置大量的语文插图,使语文教材色彩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据上我能够发现一年级上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都设有八张单元页插图,而且单元页插图画质精美。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更加偏向于形象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写作能力,因此在口语交际设置更多的口语交际插图。然而二年级写作插图较其他年级较少,此种设计不正确,需要进行改进,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三年级在下册语文教材中没有资料袋插图,其他年级都或多或少的有插图,因此在这部分要重新的进行分配一下。全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000多幅插图,平均每册语文课本有84幅插图,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插图较多,而其他年级教材均低于84幅插图,其他年级的插图比例在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上来说,也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分配。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问题
1.根据对语文教材插图数量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插图有很大的差异
像低年级语文教材的插图数量要明显高于高年级,从这一点来看对于教材插图数量的统筹安排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插图与选文的编排统一性绝不能忽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二年级到三四年级语文教材的插图在数量上并没有做好统筹安排,缺乏过渡与衔接。低年级教材一篇课文会有几副插图,而到了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较低年级语文教材篇幅长了不少,更少的插图让课文看上去都是黑字白字,比较单调乏味。
2.插图偏离实际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文章插图与现实人们所认知的不同。比如在就《女娲补天》这篇课文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所给出的插图,女娲是有两条腿。而众所周知,女娲是人头蛇身。这样的插图,与人们所认知的女娲形象严重不符,在某些意义上误导了学生。
3.插图与文章的内容自相矛盾
有的插图完全没有符合文章的内容,属于随意进行插图。比如在人教版教科书中《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小桥实际上应该是一座木桥,但是在插图过程中与文章内容自相矛盾,木桥变成了石桥,这就是插图内容与文章所描述的严重偏离,进一步误导了小学生。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插图数量要合理化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高年级的插图多见于低年级的插图,因此在这方面要进行改进。低年级教材中插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数量必须要合理化分配设计。比如,小学一年级中要将课文书与插图书设置成1:3的数量比例,三四年级的课文书与插图书设置成1:2的比例,在五六年级中,学生的识字能力较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较强,因此可将课文与插图的比例设置成1:1。
2.利用漫画插图
漫画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材中有必要在中高年级中增加一些漫画插图,这样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要求,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
3.插图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课文中出现的每一幅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文中释义。在高年级中插图要作为理解文章的辅助性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难点,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文章《梅花魂》这篇课文中所描述的白杭绸,插图所描述的是一个紫色花朵图案的盒子。这个盒子与小学生该有的年龄阶段并不相符合,使学生无法对文章内容进行辅助性的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图片与文字不能相互矛盾
教材中的插图要与文章的内容相符,不能随意插放。还要做好不同年级阶段中插图的变化衔接,插图的设计不能一味的只符合文章的大致内容,而且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内容的衔接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注意插图艺术性上的衔接,在艺术上要既活泼又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体现出儿童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性,这样的插图才更具有教学意义。
结论
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对于插图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学作用及研究更加的注重。此次论文,通过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进行分析,找出了目前在教材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于以后教科书的改编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冬岩,薛日英.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以人教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3,03:65-69.
[2]徐翠凤.视觉文化视域下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刘婧,李宝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2:62-64.
[4]李娟.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类和功能研究综述[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140-141;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