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浅析高校校园贷乱象

浅析高校校园贷乱象

作 者:林伟豪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1995年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化运作,给社会上很多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金融这个行业而言,这种及其高效地信息传递系统更是在解决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摩擦因素问题上展现着前所未有的优势,并因此催生了近年来进展极其风火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4年以来,该行业中的“校园贷”迅速崛起,来势汹汹。而校园贷主要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影响,同时“校园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将首先就校园贷的概念与现状进行论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校园贷; 乱象;政策及建议

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各家银行也进入发行学生信用卡的行列中抢占市场,大学生的信用卡市场瞬间被开发出来。但是由于后续高违约率、高坏账率等问题,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对已经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需落实父母等第二方还款来源,且贷款的额度较低,这大大提升了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的门槛,政策的限制导致学生信用卡市场受到了打击,银行逐步暂停该业务,退出学生信用卡市场。
但是巨大的消费力及需求意味着商机,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高校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0-2015年,全国高校总数基本持稳定,约3600家,在校学生数量缓慢增长。如按照2600多万名学生,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计结算,分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人民币规模。2015年,支付宝旗下蚂蚁金服也对全国2325所高校、2500多万在校大学生进行分析,有超过35%的大学生尝试过互联网理财,同样得出了大学生校园贷市场极为巨大的结论。
一、高校校园贷概述
比较各个网站上对校园贷的定义,选择互动百科的定义: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然而这个定义仍然显得过于简单而没有说服力,因此借助王亚军对校园网贷的定义:校园贷,又称校园借贷、校园借款、校园互联网金融贷款等,是民营资本依托网络互联网,以无抵押、短期限、高利率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资金或商品的一种消费性民间信贷金融业务。
经过数年的发展,当今的校园贷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分期购物平台,例如分期乐、趣分期等,同时也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贷款服务;二是P2P贷款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创业资金贷款服务,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比如京东提供的京东白条、淘宝提供的蚂蚁花呗。
一般来说,校园贷的参与主体主要分为借款主体和贷出主体,借款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基本涵盖所有的层次和类型的在校大学生如大专贷、本科贷、研究生贷。这些在校大学生基本年满18周岁,具有法律认可的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但是绝大多数却不具备经济上独立的能力。贷出主体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各种手段如消费金融公司、电商企业、P2P 平台、分期购物平台等从事这方面服务的民间资本。因此来说,校园贷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很强的民间借贷的性质。
二、高校校园贷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贷存在注意些积极的影响方面,校园贷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交付学费、完成消费,但是由于校园贷中各种乱象极多,造成其负面新闻频发,裸贷风波、卖身、跳楼、失踪等各种极端事件不断被曝光,引发舆论哗然,“校园贷”甚至被网络媒体评价为“屠宰场”。总的来说,校园贷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诚信感念淡薄,易产生欠债
校园贷针对的交易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而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经济收益来源,只有父母方作为经济来源,一旦欠款数量过大,容易造成大学生无法还清欠款。另一方面,由于在大学生的教育中一般是说教式的,很难引起大学生共鸣,从而导致大学生诚信观念淡薄。再者,互联网异军突起,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出现以及营销手段的多样化,更是让很多在校大学生陷入了非理性消费的漩涡,从而更容易造成拖欠债款的现象。
2.追欠手段非法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校园贷的负面新闻频发,裸贷风波、卖身、跳楼、失踪等各种极端事件不断被曝光,然而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放贷者只能到法院起诉,胜诉之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其实并不会威胁到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然而一些贷款平台为了自身利益,自聘有黑恶势力背景人员或勾连社会黑恶势力组织,采取各种非法催款手段,从而使得市场中各种乱像进入人们的视野。
3.贷款利率极高
依据《合同法》,民间借贷只要贷款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4 倍,是属于合法的,然而据“网贷之家”调查数据显示,有些分期购物平台的最高年利率已达35%以上,产品年利率在20%以上则数见不鲜。这样的高利贷促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偿还债务,并且最终引发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
三、对规范高校校园贷的一些建议
面对这些乱象,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举措。首先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大校园贷中的非法行为打击力度,并且与各高校形成合力,从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入手,广泛宣传校园贷的非法性和危害性,禁止各类校园贷的校园代理入校。其次,从学生家长方面而言,应加强沟通,及时、全面掌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扼杀其非理性消费欲望。最后从学生自身出发,高校要对在校生开展系统性开展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加强自身的个人素质建设,正确分辨是非黑白,讲求理性,拒绝冲动消费。
参考文献
[1]王亚军.高校校园贷特征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7年04期
[2]林燕霞,许再佳.关于“校园贷”乱象的背景分析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张政.浅述大学生与校园贷[J].科技展望.2017年02期
[4]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