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铜仁地区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铜仁二中为例

铜仁地区中学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铜仁二中为例

作 者:成彦开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554300)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铜仁地区中学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体育现状有:教学形式守旧;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氛围混乱;教学方法固化;课内、课外训练脱节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便为优化中学体育课堂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学体育;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1、铜仁地区中学体育现状
1.1教学形式较守旧
目前,铜仁地区中学体育课多是以行政班为主的“一班制”教学模式,即体育教师面向一个完整的班级授课。虽然这样可以达到便于管理的目的,但是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得出,这个学段的学生心理比较叛逆,对于事物的好坏、美丑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男女生喜欢体育课程度不同,“一班制”教学只能满足班级里部分同学意愿,无法让更多的同学选择喜好项目。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很多同学选择席地而坐、聊天等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更对体育课堂造成一定的影响。
1.2课堂氛围较混乱
从实地调查结果看出,教师很认真的备课、写教案,精神饱满的上课,同学们同样满怀期待来上课。但是行政班的男女差异、喜好程度等可变因素太多,无法达到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的效果,为了尊重同学们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任课教师会空出部分时间供他们自由安排。
1.3教学方法较传统
从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式方法——教师主讲,学生模仿。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难免对于看似简单的上课内容产生抵触,这样也无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意义在于,不仅需要动脑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活动身体来体会和展示,否则很难真正领悟体育课内容。
2、原因分析
2.1政府多样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铜仁地区体育发展情况来看,多以篮球、田径为主项,其他项目开展较少,规模也较小。铜仁二中强大的师资队伍中,多数是以篮球、田径为主项,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其他项目上投入较少,这与多元化体育活动全面发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篮球、田径的大力发展,却抑制了其他项目的发展空间。
2.2学校教学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可以得知,关于体育的教学制度一直处于凝滞阶段,中学体育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十分微弱,更有人认为,中学体育应该是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堂”,这与学校教学制度是分不开的。完善了教学制度,将学生从厌恶到尝试,再到接受和选择体育锻炼形式,我们才能对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
2.3学校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铜仁地区中学教学安排中,体育课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少。就铜仁二中而言,部分教师因为费用的薄弱影响教学积极性,这对于中学体育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为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加强中学体育资金投入已经不能是简单的补贴,更应该是一项重要的举措纳入中学体育项目。
2.4教师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从现在体育教学现状看出,体育课堂教授内容较浅薄,很多学生不仅在专业训练的知识上了解的很少,对于基本的体育知识更是“一问三不知”,这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在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从而将体育相关知识进行传道、授业,体育教师不仅仅扮演者45分钟的授课者,更是从体力到脑力活动的直接指导者,因此,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2.5教师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现在铜仁二中师资配备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多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在个人专项方面有一定优势,随着地区要求的变化,很多教师自认为在教学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高度,就不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然而,教师自身素质往往会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
3、对策建议
3.1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
在贵州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中体育课每周3课时……”[4]可以看出,贵州省政府对于中学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从管理层角度考虑,体育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必修课的角色,事实上却在制度上给予连选修课都不如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仅学生无法引起重视,对于体育教师认真教学无法得到回报也是不小的打击。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让体育课成为真正的必修不可缺失部分,让体育教师真正从教学到训练能够体会到存在感和重要性。完善的教学体制可以明确学科制度,构建学科文化,更有助于校本研修的完成,从而促进校际交流和互助提高。
3.2学校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他学科可以静思以达到领悟的目的,体育学科除了思想领悟,还要进行实际操作,肢体锻炼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并且真正领悟动作到学会的持续时间较长,见效较慢。因此,基于学科特点,学校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专款专用,避免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由于资金投入不同产生的诟病。
3.3制定并完善考核机制
目前体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考核机制的建立。往往一般的体育课重过程轻结果,这与其他科目存在一定出入。没有学期考核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明确具体的教育和学习目标,如何能够在过程中进行学习。体育教学除了教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态度,态度的培养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因此,完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将教学思想贯穿进教学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得以重视,继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4加强体育教师“多项技能”培训
从全国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新兴项目引入教学课堂,如跆拳道、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根据地域和文化特点,铜仁地区对于篮球与田径的主体地位始终不得撼动,主要是因为健身爱好者的选择,还有就是师资配备过程中,新兴科目的推广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教育系统的制度、学校的培养方向、体育教师的探索性等等因素,然而在有限的资源中,我们应加强现有教师“多项技能”培养,从而为丰富课堂、展现自我创造机遇。

参考文献
[1]杜俊娟.体育教学设计[M].第一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4~50.
[2]郑军.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J].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2009.
[3]张宏诚.论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J].科技信息.20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