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数量明显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他们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受教育特点和所教知识的特殊型,其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相对于人文课教师有所欠缺。如何引导这群在高职教育中,占绝对比重的专任教师有效参与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事关高职教育的成败。本文将从高职专任课教师特点着手,探讨如何加强高职专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任教师;核心价值观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通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专任教师有自身的成长环境和特点,其在所教行业中具有一定分量,加强这支队伍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对学生形成思政教育教学的全覆盖。
一、高职专任教师特点
高职教育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实行的是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岗位或职业的工作或就业需要为导向的素质教育。高职专任教师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教师群体,拥有着一技之长,担负着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渴望有所收获的学子的重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理工科出生。
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这部分教师更多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够全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能力不足。即使在参加工作后,他们也更多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较少系统学习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规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24个字,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高职生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专任教师是培育这一群体的人生导师,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高职专任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职专任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是社会主义办学的总体要求,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事关高职生能否健康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提升高职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自觉践行?应首先提升专任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入手。
1.认真学习,增强理论水平
当今世界,纷繁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样化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方略,对“四个全面”和“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做了全面细致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新的飞跃。在传统固有文化和各种思潮的融合下,高职专任教师首先要敢于面对并不断解决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要有准确清晰的把握。这就要求专任课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以足够的理论加以透彻分析,增强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
2.严于律己,注重道德师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其本身的示范作用本就很重要。作为专任课教师,首先应该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并把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分析透彻,做到课堂讲授有纪律,才能确保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从而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追随核心价值观。相反,如果专任课教师都不坚定核心价值理念,知行不一,其他思政教师队伍再把理论讲的透彻,学生也很难树立信心,更不用说付诸实践。
3.主动参与,强化实践锻炼
“95后”、“00后”的大专生有其特定的成长环境,随着网络的普及,他们对老师的“敬畏”感明显降低,部分专任课教师除上课时间外,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少,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沟通。而高职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多,作为专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和实践中去,通过主题班会、学生活动、社会实践、担任班导师等形式,将自己和学生摆在一起,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