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6-HJYY-556.
摘 要:近年来,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以“极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为主要追求的课堂,加大学生的读书合作学习交流力度,成功建构了“1+X”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导主体作用,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成效。
关键词:语文;主题阅读;教学高效;提高能力
一、何谓“1+X”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
“1”可以是一篇课文、一个组、一个主题,这里主要指的是一个主题。教师围绕教材中的“主题”,在扩大学生阅读数量的同时,关注学生阅读质量,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2] “X”指的是根据每组的“主题”和学生的学情实际精选的篇目,可以是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文章,也可以是就片段进行的原著的拓展阅读,可以是对“主题”进一步分析拓展。当然,“1+X” 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起重要作用的还是课堂的主人——学生。
二、“1+X” 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操作策略及注意事项
(一)四大基本式
基本式一:导读感知“主题”式——学习每组导读,整体感知“主题”。学生通过阅读每一组的“导读”,明确每组内容的主题,指导每组内容的学习着力点,进一步明了学习目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导读”,它首先为学生介绍了本组学习的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基本式二:精研把握“主题”式——精读精讲精课文,详细把握“主题”。对每组学习内容中的两篇精读课文,教师要下大力气备课,做到“四备”:备学生、备课文、备学法、备教法。
基本式三:依据“主题”拓宽式——围绕每组“主题”,适度拓展阅读空间。此过程可以采取三种形式进行:1、一篇带多篇,进行交叉读。教师引导学生在交叉读中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2、课文带原文原著,进行比较读。教师指导学生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找出书中所没有但原著中有的东西,加深对原著的理解。3、由精彩片段而窥全貌。由片段的阅读,激发学生对原著各个章节或一个大主题进行探究。
基本式四:多方位展示“阅读成果”式——多种形式阅读实践,多种形式展示主题阅读成果。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方式不同,阅读角度不同,他们读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让大家对学生主题延展阅读后得到的成果予以肯定。可以通过办读书手抄报、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展示、欣赏影视作品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技能。这些活动既可以课内进行,也可以课外时间进行。
(二)注意事项
1.科学确立目标,力争一课一得。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科学确立每一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依据此目标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把目标进行详细分解,根据“二八原则”确立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目标,一节课仅仅围绕一两个目标进行教学即可,要做到一课一得。
2.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上课时更有目标,更加明白自己对文本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有目的的学。教师根据每组导读和课后习题,明确每一节课的训练重点。学生带着目标课前去预习,自己对所学内容更能把握住自己的重难点和疑惑点,课上探究就有了目标。
3.强化读中求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采取多种形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角色体验式读、大声朗读、自由读、创设情境读……学生读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感悟,读的越深,想得越多,感悟就越多。
4.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对学生的回答多肯定,教师学会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对于主题阅读,我们的立足点是“问题解决”,因此问题可以主导课堂,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适度的赞美,更是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的肯定,学生会对主题阅读更有兴趣。
三、“1+X” 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读书兴趣很浓。他们从刚开始的“厌读”发展到“愿读”“乐读”。我们首先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从做读书笔记开始。教师精讲的文本,课文的重难点要求学生记在课本上随时可以翻阅;学生自己回答的精彩之处,也要求学生记在课文中,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读书精彩之处。再引导学生阅读拓展的主题材料,学生趁热打铁,兴趣越来越浓。长时间的坚守,长时间的点播,学生们逐渐成了阅读的主人。
2.科学精选“主题材料”,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对于“主题”,我们要求学生要认准,找出其中的奥妙。对于“主题材料”,我们注重学生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学生在主题阅读时,既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又可以找出他们的不同差异,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和赏析能力。
3.课堂自然高效、学生阅读技能有所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已没有了“大声喧哗”的局面,呈现更多的是静静阅读的状态。经近三年的质量检测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所提高。
目前,“1+X” 小组互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已在我区域进行实践了近三年时间,学生的阅读技能均得到提高,书香校园正在形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例如我们在“主题材料”选取方面,如何做到更适合学生、更有针对性。在主题阅读课堂教师精讲中,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更充分。在对主题阅读中,如何更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鉴赏阅读等。总之,作为儿童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我们会在“主题阅读”这一条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孩子们不断享受阅读的快乐,让主题阅读之花越开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