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作 者:许程程 冯 丹 (辽宁何氏医学院 110000)

项目名称:眼视光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编号:辽教发[2016]23号

摘   要:眼视光学是现代光学和眼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学科,高校配套开设有独立的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背景,本文从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实践平台搭建的原理,从环境、模式和师资力量三方面论述了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简单论述了该平台的实践方案,最后作出了客观性地评价。通过本文研究和探讨旨在为高校眼视光相关专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

20世纪末期,各国教育改革浪潮的兴起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教学和学习过程注重实践化和操作化是改革的新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对于眼视光专业学生而言,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渗透实践化操作的思想,搭建综合实践平台,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以提高科研和动手操作能力。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重点研究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
一、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各国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传递,掌握多种文化知识已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我国课程改革为各个阶段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也做出相应地调整,应用型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取代了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专业发展角度,眼视光专业是我国新型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发展需要依靠大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推动。因此,建设综合实践平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平台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包括教学场所、教学氛围、教学工具和设备等。眼视光专业传统教学场所为实验室,采用工具和设备为实验道具。学生参与实验无法获得真实操作的体验和感受。现阶段,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操作平台,突破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学习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环节中参与实践锻炼,以培养专业性高、实践能力强和适应社会发展而应用型眼视光人才。
(二)综合实践平台模式建设
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于一定的教学理念构建的较为稳定的、体系化的教学活动框架。传统眼视光专业内训基地采用的模式为学校主导模式,即教学过程依托于学校提供的基础设备和技术。而现阶段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还需要结合现实实际情况以锻炼学生,因此,校企共建模式更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在企业实训间感受到现实化地工作氛围,应用各种工具进行操作以完成真实地工作任务,进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综合实践平台师资力量建设
专业型教师是传统眼视光专业的主要师资力量,主要为学生传递理论化知识以及实践性经验。现阶段该专业培养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人才,还需要注重“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是指教师即具备有扎实且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即能够传统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又可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内的实际操作任务。因此,高校可通过合同聘用方式引入师资力量,也可加强培训力度以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三、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实施方案   
结合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验证性实践+视光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该平台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课程体系的变革。将企业调研和实训内容纳入课堂体系之中,同时加大课程量以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二,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基础变革实验项目。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临床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且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不同阶段学生均能够参与到临床实验之中,教师应把控临床任务难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将过去班级授课的形式变革成为小班授课模式,以便于教师逐一指导和引导;其三,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平台的搭建使得国家编制教材内容与之不相吻合,学生无法探寻理论依据并加以学习。因此,实践平台建设的同时应结合综合实践平台教学内容和模式,配套开发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内容与实训过程实现一致,为提高实训效果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供基础。
四、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评价
眼视光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突破了传统过于理论性教学的不足之处,满足了社会对具有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了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推动该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实践平台的建设以校企合作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和适应社会的机会和平台,也为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实践平台的搭建应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各个要素加以变革,使得各要素与全新的教学实践环境相吻合。
总之,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创新操作能力是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全新的目标,传统单一性地理论知识学习已经无法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综合实践平台成为时代和专业的新要求。因此,从环境、实践模式和师资力量等几方面入手全面化地构建综合实践平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真实场地和环境,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综合性知识、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能够为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我国眼视光专业的未来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丙寅.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构建与实践[J].人力资源开发,2016(14):28-29.
[2]曹明.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12-114.
[3]刘金凤,王金珠.眼视光专业课教学模式与实训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2014(11):60-61.